[发明专利]具有自激扭振功能的PDC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0265.1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8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林;杨应林;宋豪林;杨琳;何虹志;胡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0/38 | 分类号: | E21B10/38;E21B10/4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何健雄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激扭振 功能 pdc 钻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激扭振功能的PDC钻头,包括钻头接头、上端盖挡板、上端盖、上冲击锤铜套、上换向开关铜套、冲击壳体、冲击锤、换向开关、下换向开关铜套、下冲击锤铜套、中心接头、钻头本体。钻井液从钻头接头进入具有自激扭振功能的PDC钻头内部,从钻头水眼流出,部分钻井液在钻头内部经过分流,驱动换向开关和冲击锤转动,使换向开关周向碰撞冲击锤,冲击锤周向往复碰撞冲击壳体,产生周向往复冲击载荷,通过冲击壳体前端的花键结构,将产生的周向冲击载荷传递给钻头本体。本发明的具有自激扭振功能的PDC钻头可为钻头提供额外的钻井扭矩,加速钻头破岩,有效提高钻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具有自激扭振功能的PDC钻头,尤其是适用于新型油气资源条件下的油气井钻井工程。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浅层石油资源日益枯竭,钻井工程不得不进行深井、超深井作业,深部地层的提速已成为降低勘探成本的关键问题。在正常的钻井条件下,当PDC钻头遇到硬质地层时,通常没有足够的扭矩来破碎地层,导使钻柱时常出现粘滑现象。严重的粘滑现象,不仅会损坏钻柱性能从而使钻头过早失效,还会影响井下工具的使用寿命,给钻井工程造成大量的损失。为了解决钻井过程中出现的粘滑问题,提出了一些如何有效消除粘滑振动效应等建设性措施。相关研究中,扭转振动冲击对于减少钻柱粘滑效果明显,而且从破岩的实际工况出发,由于岩石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其抗剪强度,因此,采用扭转振动冲击,对于提高破岩效率与机械钻速同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从钻井装备的发展出发,前期提速增效研究主要基于旋冲、纵向振荡等方式展开。目前,研究表明扭转振动冲击对于破岩增效具有重大创新意义,通过在钻进过程中,给PDC钻头提供额外的冲击扭矩,可以有效降低PDC钻头的磨损,提高机械钻速。因此,进行扭转振动冲击研究对于钻井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提高钻井效率,开发新型PDC钻头将成为新型油气资源条件下的关键技术装备,实现油气钻井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探索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钻井提速增效,降低PDC钻头磨损,提高机械钻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激扭振功能的PDC钻头。本发明的具有自激扭振功能的PDC钻头工作时,钻井液从钻头接头进入钻头内部,从钻头水眼流出,部分钻井液在钻头内部经过分流,驱动换向开关和冲击锤转动,使换向开关周向碰撞冲击锤,冲击锤周向往复碰撞冲击壳体,通过换向开关、冲击锤和冲击壳体之间的相互碰撞产生周向往复冲击载荷,通过冲击壳体前端的花键结构,将产生的周向冲击载荷传递给钻头本体,给钻头本体施加一个额外的冲击扭矩,加速钻头破岩,提高钻井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0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