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9074.3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6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唐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 11477 | 代理人: | 孟姣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是关于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针对终端的屏幕的按压操作时,获取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根据环境光亮度、及预先获取的环境光亮度与指纹亮斑亮度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屏幕的指纹亮斑亮度;控制屏幕使用指纹亮斑亮度显示指纹亮斑;调用屏下指纹传感器识别按压操作对应的用户指纹。该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并根据环境光亮度动态地确定屏幕的指纹亮斑亮度,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由于采用固定的亮度值而造成的高亮漏光和指纹识别效率低的问题,能够提高用户舒适度,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是指借助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屏幕可以自发光的原理,将指纹传感器设置在终端的OLED屏幕下方,利用OLED屏幕的光线照射指纹,再利用全反射和漫反射的原理,形成一个高比对黑白分明的指纹图像,实现隔着屏幕对用户指纹进行信息采集和匹配识别。与传统指纹识别技术相比,屏下光学指纹识别的最大优点就是不会挤占屏幕空间,不影响终端外观。
相关技术中,用户手指按压在终端的屏下指纹有效区域,即可唤醒指纹识别流程。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针对终端的屏幕的按压操作时,获取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
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及预先获取的环境光亮度与指纹亮斑亮度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屏幕的指纹亮斑亮度;
控制所述屏幕使用所述指纹亮斑亮度显示指纹亮斑;
调用所述屏下指纹传感器识别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用户指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并根据环境光亮度动态地确定屏幕的指纹亮斑亮度,使得指纹亮斑亮度能够动态适应终端所处环境的多样性,避免相关技术中由于采用固定的亮度值而造成的高亮漏光和指纹识别效率低的问题,能够提高用户舒适度,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环境光亮度越大,所映射的指纹亮斑亮度越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及预先获取的环境光亮度与曝光时长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终端的屏下指纹传感器的曝光时长;
控制所述屏下指纹传感器使用所述曝光时长进行曝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检测到针对终端的屏幕的按压操作时,获取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包括:
当检测到针对终端的屏幕的按压操作时,获取所述按压操作的压力值;
当所述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阈值时,获取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其中,所述预设压力阈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以触发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的临界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包括:
调用所述终端的环境光传感器测量得到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针对终端的屏幕的按压操作时,获取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9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