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复位剪切耗能型可更换连梁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7937.3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7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振;宫楠;冯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94 | 分类号: | E04C3/294;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 剪切 耗能 更换 | ||
1.一种自复位剪切耗能型可更换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剪力墙墙肢处的非耗能段(1)、以及连接在两段非耗能段(1)之间的可更换段(2);
所述可更换段(2)包括两个自复位剪切耗能阻尼器(22)和一块工字型钢板;两个自复位剪切耗能阻尼器(22)对称设置在工字型钢板的前后两侧,且均与工字型钢板的型钢腹板(231)之间留有间隙;同时,每个自复位剪切耗能阻尼器(22)均通过传动杆分别与工字型钢板的上下两端的型钢翼缘(232)连接;
所述自复位剪切耗能阻尼器(22)包括双环形外套筒(221)、凹形内嵌筒(222)、圆柱螺旋弹簧波纹管、形状记忆合金丝、环状剪切铅块(227);所述双环形外套筒(221)与凹形内嵌筒(222)之间相互插合,并留有间隙,能够发生相对运动;所述双环形外套筒(221)与凹形内嵌筒(222)的内底部各安装有一个圆柱螺旋弹簧波纹管;所述双环形外套筒(221)与凹形内嵌筒(222)之间沿径向设置有环状剪切铅块(227);所述双环形外套筒(221)与凹形内嵌筒(222)之间沿轴向设置有形状记忆合金丝;
所述双环形外套筒(221)为一端开放的双层套筒结构,其包括环形的内套筒和环形的外套筒,外套筒套设在内套筒外,并与内套筒同轴设置;
所述凹形内嵌筒(222)为一端开放的筒状结构,其内设置有内嵌杆,且内嵌杆位于凹形内嵌筒(222)的中心轴线上;
所述凹形内嵌筒(222)插设在双环形外套筒(221)的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其内嵌杆插在双环形外套筒(221)的内套筒内部;
所述双环形外套筒(221)的内套筒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2211),所述凹形内嵌筒(22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2211)对应的环形的第二凹槽(2221),所述第二凹槽(2221)与第一凹槽(2211)之间设置环状剪切铅块(227);
所述双环形外套筒(221)的内底部安装的圆柱螺旋弹簧波纹管位于双环形外套筒(221)的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
所述双环形外套筒(221)的内套筒及内外套筒之间均设置有形状记忆合金丝;
所述双环形外套筒(221)的内套筒的开放端设置有向其径向截面中心延伸的内套筒端板(2212),所述凹形内嵌筒(222)的内嵌杆在位于凹形内嵌筒(222)开放端的一端设置有向其径向截面中心反向延伸的内嵌杆端板(2222),所述内套筒端板(2212)和内嵌杆端板(2222)上分别设置有内部夹具(229),用以固定施加预拉力的形状记忆合金丝,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的两端分别通过内套筒端板(2212)和内嵌杆端板(2222)上的内部夹具(229)夹持;
所述凹形内嵌筒(222)在其封闭端设置有向其径向截面中心反向延伸的内嵌筒端板(2223),所述内嵌筒端板(2223)和双环形外套筒(221)的内底部分别设置有外部夹具(228),设置在双环形外套筒(221)内底部的外部夹具(228)位于其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所述外部夹具(228)用以固定施加预拉力的形状记忆合金丝,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的两端分别通过内嵌筒端板(2223)和双环形外套筒(221)的内底部的外部夹具(228)夹持;
所述非耗能段(1)焊接有矩形的非耗能段连接端板(11),所述可更换段(2)焊接有矩形的耗能段连接端板(21);非耗能段连接端板(11)与耗能段连接端板(21)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
所述工字型钢板上端型钢翼缘(232)的下方及其下端型钢翼缘(232)的上方各焊接有一对翼缘外伸端板(233),每对中的两个翼缘外伸端板(233)分别对称设置于型钢腹板(231)的前后两侧;
每个自复位剪切耗能阻尼器(22)均通过传动杆分别与工字型钢板上下两端的翼缘外伸端板(233)连接;
所述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杆(24)、第二传动杆(25)、第三传动杆(26);
四根第二传动杆(25)依次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包括四个连接点的传送框架,自复位剪切耗能阻尼器(22)的两端各自通过一根第一传动杆(24)分别与传送框架上位于对角的两个连接点连接,同时这两个连接点各自通过一根第三传动杆(26)分别与上、下端翼缘外伸端板(233)斜向连接,另两个连接点也各自通过一根第三传动杆(26)分别与上、下端翼缘外伸端板(233)斜向连接;所述自复位剪切耗能阻尼器(22)的形心与各传动杆的形心在同一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79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