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数据模拟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66964.9 | 申请日: | 2019-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2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勇;彭勇俊;曹瑞;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优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代群群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数据 模拟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数据模拟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解决专用的HIL设备或者自制测试台架等真实设备存在的响应速度慢与输出精度低的问题,属于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测试数据模拟方法包括采集测试需要的模拟数据、将模拟数据写入存储器中、请求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模拟数据并响应所述请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测试数据模拟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一个复杂的电气系统,其电气系统分低压部分和高压部分,低压部分为电子设备,灯光,雨刷,音箱等车内低压电气供电,一般采用12V/24V供电,低压供电的负极跟车辆底盘是直接相连的,高压部分为车辆的动力系统(电机控制器车载DCDC电源转换器等)供电,乘用车高压系统的动力电池工作电压一般在300V左右,通常是由很多电池串联组成,并使用专用的电池管理系统管理和控制。
电池管理系统(简称BMS)通常由电池监控单元和电池控制单元组成,电池监控单元(简称BMU),具有检测单体电池电压和温度参数并提供报警的功能,一个BMU可负责监控5-60节串联单体电池参数,也可以通过CAN总线将多个BMU级联;检测数据最后通过CAN上传至上层电池控制单元(BCU)。除此之外还有一种BCU和BMU合二为一的BMS系统,称为一体式电池管理系统,适用于电池串数比较少的场景。由于每一串电池都需要实时监控,因此在验证电池管理系统时,需要提供等量的单体电池,并按照管理策略动态调整电池电压以及电池温度,为达到激励系统进行验证的目的,通常的做法是使用专用的HIL设备或者自制测试台架,模拟电池电压和电池温度。
申请公布号为CN 108490911 A,申请公布日为2018.09.0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ECU-TEST的PTCAN中BCU节点的测试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将UuT被测样机通过BOB接线盒及相关附属线束接入HIL台架;通过HIL测试上位机的LCO软件配置并建立相关HIL测试工程;通过HIL测试上位机的ECU-TEST软件通过标定或改变Pin脚外界输入依次改变相关节点的CAN报文相关的输入;通过ECU-TEST软件控制工NCA读取相关内部量,并通过EE读取BCU发送至PTCAN的报文实际值;最后,通过ECU-TEST设置各个报文及观测量的期望值及期望公差,验证通过工NCA读取到的BCU内部变量与期望值间的偏差及BCU发送至PTCAN的报文实际值与对应期望值是否在期望的公差内,并输出测试报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ECU-TEST及HIL台架的自动化测试,测试PTCAN中BCU节点的CAN报文,进而降低汽车召回风险。但是专用的HIL设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非常昂贵,不利于普及。
(2)体积较大,功耗较高,并伴有较大噪音。
(3)对使用者要求较高,学习曲线陡峭,通常需要专职人员管控。
(4)输出真实电压(高压),存在风险。
授权公告号为CN 205540264 U,授权公告日为2016.08.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整车控制器测试装置,包括整车控制器,还包括: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的测试台架,所述测试台架包括:模拟信号发生装置、数字信号发生装置、USBCAN卡、控制器以及显示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模拟信号发生装置、所述数字信号发生装置、所述USBCAN卡以及所述显示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连接的装置;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模拟信号发牛器或/和所述数字信号发生器向所述整车控制器发送信号,并通过所述USBCAN卡接收整车控制器的反馈信号,以检测整车控制器功能是否正常,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测试整车控制器功能的日的。但是公司内部自制测试台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输出精度不够高,在做边界条件验证时无法满足要求。
(2)响应速度不够快,在做时序验证时无法满足要求。
(3)输出信号不能完全实现连续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优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优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6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