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凝聚分层聚类算法的电池工况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6652.8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1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葛昊;张剑波;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1R31/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凝聚 分层 算法 电池 工况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凝聚分层聚类算法的电池工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电池工况聚类分析因子X,获取待分析电池的X的测量数据作为该电池的待分析工况;所述测量数据构成待分析电池的X关于时间t的曲线;
2)提取待分析工况中聚类分析因子X的基本曲线单元,具体方法如下:
提取待分析工况中每两个相邻的X零点之间的X-t曲线段作为聚类分析因子X的基本曲线单元;若测量数据中相邻的、X值反号的两个数据点之间不包含X取值为零的数据点,则通过对该两个相邻数据点插值处理,补充之间的零点;
3)将步骤2)提取的基本曲线单元转化为待聚类元素,具体方法如下:
将步骤2)中提取出的每个基本曲线单元转化为对应的Xd-Y曲线作为待聚类的元素,转化方法为:
对于每个基本曲线单元,
其中,若基本曲线单元中的X(t)0,则
若基本曲线单元中的X(t)<0,则
其中,X(t)代表基本曲线单元X-t曲线段中t时刻对应的X值,ts为基本曲线单元X-t曲线段的起始时间点,te为基本曲线单元X-t曲线段的终止时间点,g(Xd,t)为中间计算函数,Xd为运算变量;
4)利用凝聚分层聚类算法,对待聚类元素进行聚类,得到电池在每种聚类对应工况下的运行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类分析因子X为电流I、电压V、功率P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步骤如下:
4-1)将每个待聚类元素都作为各自独立的一类;
4-2)计算任意两类之间的类距离;具体方法如下:
对于任意两类,若类A有共NA个元素,类B有共NB个元素,则类A与类B间的类距离D(A,B)定义为两类所有元素的平均距离,即:
其中,d(li,l′j)为元素li与元素l′ j之间的元素距离;元素距离为两个待聚类元素对应的Xd-Y曲线与横坐标轴和纵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总面积;
4-3)利用步骤4-2)的结果,选取类距离最小的两类,将此两类合并为一个新的类;
4-4)重复步骤4-2)至4-3),直到聚类的总数达到设定值N,聚类完毕,得到电池在每种聚类对应工况下的运行曲线,分析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66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