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6462.6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8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高飞;刘立勋;王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地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7/00;A01B79/0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层 基质层 结合层 喷射 高陡岩质边坡 牢固结合 生态修复 植物根系 岩质坡 继续提供 坡面清理 土工格室 雨水冲刷 排水沟 生长 可穿透 无纺布 钻孔 保水 滑落 缓释 锚钉 坡面 穿透 铺设 保证 土壤 覆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坡面清理;(2)设置排水沟;(3)坡面钻孔,击入锚钉;(4)铺设高强土工格室;(5)喷射结合层;(6)喷射基质层;(7)喷射种植层;(8)覆盖无纺布。本发明种植层养分充足、保水和缓释效果较好,保证植物初期及后期生长,植物根系可穿透种植层进入基质层,基质层可继续提供养分,后期植物根系穿透种植层进入结合层,可使种植层、基质层、结合层与岩质坡面牢固结合,且结合层中土壤仍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确保植物初、中、后期生长良好,同时保证各个层面与岩质坡面的牢固结合,避免滑落和雨水冲刷流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和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岩质坡面,其硬度大、土壤少甚至无,植物生根、发育非常困难。因开挖后的岩质边坡大多较陡,在坡面上回填的种植基质往往难以固定,即使一时附着,还会因降雨、流水及大风等遭到流失,使种植基质连同生长的植物一起滑落、崩塌因此,岩质边坡绿化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坡面上必须有植物能赖以持续生长的种植基质,二是种植基质能永久固定在岩面上。
岩质坡面传统的绿化方法是在坡脚栽植攀缘植物、坡顶栽垂吊植物或在岩面上挖种植槽或鱼鳞坑栽植攀缘、垂吊植物及花灌木等实现绿化。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施工速度慢,养护困难,成活率低,重要的是岩面达到完全覆盖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问。近年比较流行的植物混凝土喷播技术,由于喷播基质厚度小,往往造成植物后期营养供应不足。另外,也有土工格室技术,但基质底层与岩质坡面结合不稳定,雨季会造成土壤基质流失。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除坡表面的杂草、落叶枯枝、浮土浮石等;
(2)在边坡四周、边坡纵向每15~20m设置排水沟;
(3)在坡面钻孔,孔深40cm~50cm,击入锚钉;
(4)铺设高强土工格室,在锚钉接触处采用铁丝与锚钉绑扎牢固;
(5)将碎石粉、水泥、粉煤灰、土壤、水按照各物质质量百分数:碎石粉30%~40%、水泥5%~10%、粉煤灰10%~15%、土壤30%~35%、水10%~15%混合均匀,喷射于坡面,得到结合层;
(6)将土壤、污泥、牛粪、粘结剂按照各物质质量百分数:土壤30%~35%、污泥50%~57%、牛粪10%~14%、粘结剂1%~3%混合均匀,喷射于结合层上,得到基质层;
(7)将陶粒、土壤、沼渣、水泥、秸秆纤维、生物碳、粘结剂照各物质质量百分数:陶粒5%~10%、土壤40%~45%、沼渣30%~35%、水泥3%~5%、秸秆纤维3%~6%、生物碳4%~7%、粘结剂2%~5%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植物种子,搅拌均匀,喷射于基质层上,得到种植层;
(8)在种植层上覆盖无纺布,定期洒水养护。
优选地,所述步骤(3)锚钉采用Φ20mm钢筋,长度50cm~65cm,锚钉间距1.5m×1.5m,锚钉向上倾斜,与坡面夹角95~100°。
优选地,所述步骤(4)高强土工格高度为10~15cm。
优选地,所述步骤(5)结合层厚度为1cm~2cm。
优选地,所述步骤(6)、步骤(7)粘结剂为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6)基质层厚度为7cm~10cm。
优选地,所述步骤(7)陶粒直径为1~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地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地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64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同生长期竹子肥料氮磷钾养分精准配施方法
- 下一篇:麻竹栽培工具及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