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降低水稻富集镉的铁基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66448.6 申请日: 2019-01-24
公开(公告)号: CN109609131B 公开(公告)日: 2020-06-02
发明(设计)人: 王兴祥;黄高翔;丁昌峰;周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9K17/06 分类号: C09K17/06;B09C1/08;A01B79/02;C09K101/00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卢亚丽
地址: 210008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降低 水稻 富集 基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降低水稻富集镉的铁基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铁基调理剂按重量计由一水合硫酸亚铁90%‑91%,纳米二氧化钛1%‑2%,生石灰7%‑9%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纳米二氧化钛、生石灰加入到饱和的七水合硫酸亚铁溶液中,于加热温度为120℃的磁力加热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至一水合硫酸亚铁晶体全部析出,离心或过滤后取沉淀于120℃条件下烘干,所得块状固体即为该铁基调理剂。该铁基调理剂不仅克服了七水合硫酸亚铁的快速溶解,导致土壤中Fe2+浓度短暂升高后快速下降的缺陷,还解决了生石灰等粉状碱性材料撒施量大且难以操作的问题,对土壤镉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对水稻糙米具有更强的降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轻度污染农田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中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据2014年4月17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为中轻度污染(超标率为18.3%)。无论是西南、中南地区,还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辽宁和西北地区,镉都是农田首要控制污染物(全国点位超标率占7.0%)。农田镉污染直接威胁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如广东湖南等地的镉大米事件。针对我国农田镉污染程度低、面积大和农田农用等特点,亟需研发高效、经济、快速、简便、可复制易推广的农田安全利用技术。目前关于镉污染土壤治理与安全利用的研究有很多,包括镉低积累品种选育、钝化剂研制与应用、种植制度调整与农艺技术等。镉低积累品种往往难以同时兼顾产量和品质,实际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不多见;钝化剂研制较多,包括石灰、有机肥、生物炭、海泡石、羟基磷灰石等,其主要通过提高土壤pH、改变镉的形态、降低土壤中有效镉含量,能够一定程度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但大多数成本较高,且长期施用易对土壤理化性质造成不利影响,如长期施用石灰易造成土壤板结,导致肥力降低,影响作物产量。农艺技术相对比较简单易行,通过田间水分调控和施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也能达到较好的降镉效果。

铁元素不仅参与到水稻根表铁膜(阻止镉进入水稻根系)的形成,同时铁和镉在水稻中具有相同的转运蛋白(如OsTRT1),因此施用铁肥在抑制水稻富集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最常见的铁肥为七水合硫酸亚铁,该铁肥极易溶解于水,导致铁元素易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活性降低,这限制了铁肥的降镉效果。即使是在铁膜形成的关键时期(分蘖期)单独施加铁肥,对糙米的降镉率也仅比基施铁肥提升了5%左右(Huang et al.,Topdressing iron fertilizer coupled with pre-immobilization in acidic paddyfields reduced cadmium uptake by rice(Oryza sativa L.)Science of the TotalEnvironment.2018,636:1040–1047),还会增加劳动力成本,我们想到让铁肥需具备缓释性能或许能解决这一问题。已有文献报道包膜缓释铁肥用于缓解中碱性土壤缺铁的问题(戴九兰等,包膜缓释铁肥防治花生缺铁黄化的效果研究;土壤通报,2003,34(2):315-318),但无缓释铁肥用于酸性水稻土降镉的报道,且其缓释作用主要是通过包膜实现,无法增加材料的吸附作用等其他降镉性能;考虑到单施铁肥的降镉效果有限,如果能制备一种具备更强吸附性能和阳离子竞争能力的铁肥将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水稻的降镉效果;而且在铁肥施用的过程中,小块状铁肥会比粉状铁肥更加方便。与一般包膜缓释肥仅仅考虑肥料的缓释特性不同,我们设想的一种铁基调理剂需同时具备缓慢释放、吸附竞争性能强、易结块的特性。它也与当前文献中报道的铁基复合土壤调理剂成分及制备过程有本质区别,如刘晓月等(铁基复合土壤调理剂对3种不同污染程度土壤中水稻糙米Cd吸收积累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0):96-100)报道的铁基土壤调理剂主要通过将铁粉和氯化钙简单混合而成,结构松散不易撒施(粉状),且田间用量较大(150kg/亩),成本较高;与常见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铁基生物炭制备工艺与成分也明显不同,铁基生物炭材料一般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高温碳化的方法,在制备生物炭过程中,加入含铁化合物,将铁以特定比例掺杂,形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铁基生物炭材料(李芳柏等,CN 104388094 B)。国内曾有铁掺杂二氧化钛提高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王超和敬和民,铁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研究;化工时刊,2018,32(8):4-8,38),可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光降解,但没有应用其制备铁基调理剂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报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64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