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5592.8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8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春;潘红琳;王迪;江钰;郁佳伦;张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48;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bi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无机材料制备和纳米能源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内容:(1)首先将铋盐溶解在混合溶剂中,然后加入有机酸配位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铋的配合物;(2)在保护气的作用下,热处理步骤(1)所制备的铋的配合物,得到Bi/Bi2O3/C复合材料。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Bi/Bi2O3/C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352mAh/g。本发明的Bi/Bi2O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将配体热解产生的纳米碳和Bi与Bi2O3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增加活性位点、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稳定性,Bi/Bi2O3/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20~100次循环之间,比容量基本维持在220mAh/g左右。Bi/Bi2O3/C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制备和纳米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氧化铋(Bi2O3)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电转换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和电子陶瓷材料等。此外,Bi2O3还可用于化学试剂、防火材料、高折光率玻璃、核工程玻璃制造和核反应堆燃料等方面。由于氧化铋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较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因此,氧化铋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电极材料。为了获得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稳定性的电池,迫切需要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负极材料。金属铋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高和电位窗口宽,而受到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报导的铋负极的比容量和稳定性都不是令人十分满意。因此,有必要开发 Bi基复合物或杂化物来提高Bi负极的性能。
《ChemPlusChem》2015年80卷第1000-1006页公开了一篇《Bi2O3@reduced grapheneoxide nanocomposite:an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storage》。论文中作者首先在搅拌下,将Bi(NO3)3·5H2O、 CTAB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然后逐滴加入NaBH4,经过滤、干燥得到Bi2O3@RGO复合物,然后将其用作电池的负极材料。在350 mA/g电流密度下,经200次循环容量保留率只有70.2%。虽然该方法制备的Bi2O3@RGO复合物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但循环稳定性差,不利于实际应用。
到目前为止,未见有文献报导用Bi/Bi2O3/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通过一步热解铋-有机酸配合物,得到Bi/Bi2O3/C复合材料,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活性位点数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性能。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铋盐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加入有机酸配位剂,形成反应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55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