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渗吸剂或驱油剂的润湿性实验方法、设备以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65561.2 | 申请日: | 2019-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6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翼;李建国;蔡红岩;陈海汇;由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乔媛;王天尧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指令 毛细管 驱油剂 采集 流量信号 图像信号 温度信号 压力信号 润湿性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油泵 输出控制指令 数据处理装置 压力测量装置 计算机设备 润湿性改变 油气田开发 低渗储层 恒温装置 摄像装置 性能评价 预先存储 注入装置 润湿剂 贮水罐 贮油罐 摄像 测量 输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吸剂或驱油剂的润湿性实验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数据处理装置输出控制指令;采集压力测量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测量的毛细管的压力信号;采集恒温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设置的温度信号;采集注入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将润湿剂罐内的渗吸剂或驱油剂、贮水罐内的水以及贮油罐内的油泵入所述毛细管内时的流量信号;采集摄像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毛细管进行摄像得到的图像信号;根据压力信号、温度信号、流量信号、图像信号以及预先存储的所述毛细管的内半径输出渗吸剂或驱油剂的实验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不同低渗储层孔隙进行模拟和润湿性改变性能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油气田开发中室内实验与仪器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渗吸剂或驱油剂的润湿性实验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低渗油气储量和动用量的逐年增加,东部中高渗油藏进入开发后期,低渗油藏的开发将成为我国陆上油气开发的主战场。化学方法及化学剂的使用未来可能成为提高低渗、甚至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方法之一,对化学剂的室内优化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在化学渗吸剂的室内优化实验中,渗吸剂对岩石表面的润湿性调整和改变能力的测试是关键一步。但在早期的实验中缺少相关的仪器,无法实现对储层喉道的多层次模拟,特别是特低渗和超低渗储层中细小喉道的模拟,也无法设计和模拟油藏的润湿状态,实验结果偏离油藏实际较大。以往室内常规玻璃毛细管内径可做到毫米级,也发明了“渗吸剂性能评价装置及方法(ZL201510092985.X)”,这个装置能够处理毫米级以上的毛细管内表面、测试这个级别的毛细管举升系数。但毫米级以下的处理、测试和观察就无法满足要求了,无法实现对特/超低渗油藏孔隙及喉道的准确模拟。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渗吸剂或驱油剂的室内润湿性能评价装置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渗吸剂或驱油剂的润湿性实验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设置注入装置、毛细管模拟装置、摄像装置、恒温装置、清洗装置、压力测量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实现了智能化机器操作及其观测,使得毛细管实验的多重模拟性更加自如和便利,可根据储层岩石的实际情况选择后进行模拟设计和实验测试,此外可将毛细管的内径做到微米级和纳米级,能够更好地模拟不同低渗油藏的细小喉道。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渗吸剂或驱油剂的润湿性实验方法,包括:
数据处理装置输出控制指令;
采集压力测量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测量的毛细管内流体注入的压力信号;
采集恒温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设置的温度信号;
采集注入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将润湿剂罐内的渗吸剂或驱油剂、贮水罐内的水以及贮油罐内的油泵入所述毛细管内时的流量信号;
采集摄像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毛细管进行摄像得到的图像信号;
根据所述压力信号、所述恒温装置的温度信号、所述注入装置的流量信号以及所述图像信号输出渗吸剂或驱油剂的实验结果。
优选的,根据所述压力信号、所述温度信号、所述流量信号、所述图像信号以及预先存储的所述毛细管的内半径输出渗吸剂或驱油剂的实验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信号确定所述渗吸剂或驱油剂的举升高度;
根据所述举升高度以及所述内半径确定举升系数;
根据压力信号、所述温度信号、所述流量信号以及所述举升系数输出实验结果。
优选的,根据压力信号、所述温度信号、所述流量信号以及所述举升系数输出实验结果包括:
根据压力信号、所述温度信号、所述流量信号以及所述举升系数输出数据报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5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