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5195.0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9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常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24/10;H04W36/00;H04W36/30;H04B17/327;H04B17/38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区 切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移动终端连续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的情况下,从缓存状态报告中提取缓存数据量,以及,统计缓存状态报告的数目;在所述数目大于预设报告数目阈值,且每个缓存状态报告的缓存数据量均大于预设缓存数据量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RRC重配置信息,所述RRC重配置信息携带切换阈值,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切换阈值进行小区切换。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缓存数据量和缓存状态报告的数目识别大数据量的业务,并将进行大数据量业务的移动终端从TD‑LTE小区切换至FDD‑LTE小区,有助于提高大数据量业务的传输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第4代移动通信网络中存在两种制式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Evolution,时分双工长期演进)和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al Long Term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其中,TD-LTE在相同的频段上以不同时隙分别传输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FDD-LTE在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分别传输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从而对于相同的带宽,FDD-LTE的上行信号质量比TD-LTE好,此时,在TD-LTE和FDD-LTE融合组网场景下,可以将移动终端从TD-LTE小区切换至FDD-LTE小区。
现有技术中,存在两种切换方案。第一种方案基于覆盖切换,主要步骤包括:首先,移动终端测量从TD-LTE小区和多个候选FDD-LTE小区对应的基站接收到的RSRP(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然后,若TD-LTE小区的RSRP小于一定阈值,则从多个候选FDD-LTE小区中选取RSRP最大的FDD-LTE小区;最后,切换至该FDD-LTE小区。第二种方案基于负载均衡切换,主要步骤包括:首先,分别计算TD-LTE小区和FDD-LTE小区的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与小区用户数的比值;然后,若TD-LTE小区的该比值大于一定阈值,则根据TD-LTE小区的该比值与FDD-LTE小区的该比值之差将部分TD-LTE小区的移动终端切换至FDD-LTE小区。
然而,上述两种方案未能识别大数据量的业务,无法准确的将进行大数据量业务的移动终端从TD-LTE小区切换至FDD-LTE小区,无法保证大数据业务的质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小区切换方法及系统。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区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移动终端连续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的情况下,从缓存状态报告中提取缓存数据量,以及,统计缓存状态报告的数目;
在所述数目大于预设报告数目阈值,且每个缓存状态报告的缓存数据量均大于预设缓存数据量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RRC重配置信息,所述RRC重配置信息携带切换阈值,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切换阈值进行小区切换。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切换阈值进行小区切换,包括:
确定小区切换所采用的针对目标小区的参考参数;
在所述参考参数大于所述切换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
可选地,所述切换阈值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所述参考参数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述确定小区切换所采用的针对目标小区的参考参数,包括:
向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基站发送信道测试请求;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
计算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参考信号的功率,得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5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