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噻苯隆的复合增效除草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3998.2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3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丽;马艳;任相亮;宋贤鹏;马小艳;王丹;胡红岩;马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7/36 | 分类号: | A01N47/36;A01N43/54;A01N43/6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噻苯隆 复合 增效 除草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噻苯隆的复合增效除草剂及其应用。该除草剂的有效成分是由嘧草硫醚、噁草酸和噻苯隆复配而成,与各单剂相比,本发明的复合除草剂在提高了药效的前提下,拓宽除草谱,禾阔双杀,速效性快,持效期长,延缓杂草抗药性,对棉花和后茬作物安全,可用于林地、非耕地、果园或旱地作物田播种前免耕地除草,或在棉花、玉米等苗后行间除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噻苯隆的复合增效除草剂及其应用,属于农药复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在国家大宗农产品的供给地位仅次于粮食。然而,我国棉田杂草危害较严重,常年造成损失在14%~16%,严重制约了棉花的优质、高效生产。化学除草已成为我国棉田杂草防除至关重要的植保技术手段,但是由于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科学使用除草剂的知识,习惯于大剂量、重复和单一使用药剂来防除杂草,伴随而来的是标靶杂草对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
我国棉田至少有5种重要杂草出现了抗药性,其中禾本科杂草牛筋草、马唐、千金子等3种,阔叶杂草反枝苋和田旋花等2种,共涉及到3类作用机制的除草剂(ACCase、EPSPS、细胞分裂抑制剂)。其中,棉田牛筋草对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草甘膦,以及反枝苋和田旋花对草甘膦、二甲戊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水平。并且,防治棉田杂草大多是禾本科除草剂,能有效防除棉田阔叶杂草的除草剂还少之甚少。因此,预防抗性杂草的发生、提高除草剂的使用寿命以及研发高效广谱除草剂新品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棉花田除草剂引起的杂草抗药性、除草种类单一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噻苯隆的复合增效除草剂及其应用。该除草剂是由嘧草硫醚、噁草酸和噻苯隆复配而成,在防除棉花田各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中具有显著效果。与各单剂相比,本发明的复合除草剂在提高了药效的前提下,拓宽除草谱,禾阔双杀,速效,持效期长,延缓杂草抗药性,对棉花和后茬作物安全,可用于林地、非耕地、果园或旱地作物田播种前免耕地除草,或在棉花、玉米等苗后行间除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噻苯隆的复合增效除草剂,包括有效成分和助剂,其特征是,其有效成分是由嘧草硫醚、噁草酸和噻苯隆复配而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嘧草硫醚0.1-25份、噁草酸0.1-40份和噻苯隆0.1-20份。
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嘧草硫醚1-20份、噁草酸1-35份和噻苯隆1-15份。
进一步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嘧草硫醚5-20份、噁草酸15-30份和噻苯隆5-10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除草剂的有效成分占总质量的1-60%,优选为15-40%。
本发明的复合增效除草剂可以在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加入常用的助剂,采用常用的农药剂型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悬乳剂、可溶粉剂、可溶粒剂等。
其中本发明可湿性粉剂的组分及重量比如下:嘧草硫醚1-20%、噁草酸1-30%、噻苯隆1-10%、分散剂3-10%、湿润剂5-15%,填料补足至100%。制备方法:将有效成分和助剂混合均匀,用气流粉碎机粉碎即得可湿性粉剂。
其中本发明水分散粒剂的组分及重量比如下:嘧草硫醚1-20%、噁草酸1-30%、噻苯隆1-10%、分散剂3-10%、湿润剂5-15%、崩解剂1-5%,填料补足至100%。制备方法:将有效成分和助剂混合均匀,用气流粉碎机粉碎,然后经造粒后得到水分散粒剂。
其中本发明水悬浮剂的组分及重量比如下:嘧草硫醚1-20%、噁草酸1-30%、噻苯隆1-10%、湿润剂1-10%、分散剂3-10%、防冻剂1-3%、增稠剂1-5%,水补足至100%。制备方法为:先将助剂混合后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有效成分在砂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使颗粒直径均在5μm以下,制得水悬浮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3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增效脱叶催熟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防治抗性鳞翅目害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