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增效脱叶催熟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3980.2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3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丽;马艳;宋贤鹏;任相亮;马小艳;王丹;胡红岩;马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7/36 | 分类号: | A01N47/36;A01N43/90;A01N37/44;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增效 催熟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增效脱叶催熟剂及其应用。该脱叶催熟剂有效成分是由噻苯隆、敌草快和蛋氨酸复配而成,可以在脱叶好、成熟度好的前提下,降低棉花的叶屑含量,提高机械化采棉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并提高棉花的产量,降低用药成本,且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增效脱叶催熟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棉花的机械化种植和加工已大面积推广应用,而棉花机械化采摘发展相对缓慢,成为制约全国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棉花的采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结构在发生变化,劳动力紧缺,棉花人工采收的成本逐年上升,因此实现棉花机械采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机械采收对棉花的脱叶率和吐絮铃要求较高,为了提高机械采收棉花的产量和品种,减少含杂率,需要在适宜时期对棉花喷施脱叶剂,进行脱叶催熟。
目前脱叶剂种类繁多,主要有噻苯隆、脱叶磷、草甘膦、百草枯、敌草隆、脱落宝等,通过诱导叶柄离层的形成而加速叶片脱落,但是喷施浓度过高或喷施时间不当,会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并且目前尚没有发现既能脱叶又能催熟的化合物。只有通过不同化合物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来达到棉花脱叶催熟的目的,目前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复配制剂是噻苯隆和敌草隆。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增效脱叶催熟剂及其应用。该脱叶催熟剂有效成分是由噻苯隆、敌草快和蛋氨酸复配而成,可以在脱叶好、成熟度好的前提下,降低棉花的叶屑含量,提高机械化采棉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并提高棉花的产量,降低用药成本,且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增效脱叶催熟剂,包括有效成分和助剂,其特征是,其有效成分是由噻苯隆、敌草快和蛋氨酸复配而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噻苯隆0.1-30份、敌草快0.1-40份和蛋氨酸0.1-50份。
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噻苯隆1-20份、敌草快1-35份和蛋氨酸1-48份。
进一步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噻苯隆5-15份、敌草快15-30份和蛋氨酸1-40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增效脱叶催熟剂的有效成分占总质量1-75%,优选为10-40%。
所述复合增效脱叶催熟剂可以在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加入常用的助剂,加工为水分散粒剂、水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等剂型。
其中本发明水分散粒剂的组分及重量比如下:噻苯隆1-20%、敌草快1-35%、蛋氨酸1-48%、分散剂3-10%、湿润剂5-15%、崩解剂1-5%,填料补足至100%。制备方法:首先用温水稀释蛋氨酸,再依次加入噻苯隆和敌草快,制得混合液,然后再加入助剂,经过气流粉碎机粉碎后造粒,即可获得水分散粒剂型。
其中本发明水悬浮剂的组分及重量比如下:噻苯隆1-20%、敌草快1-35%、蛋氨酸1-48%、湿润剂1-10%、分散剂3-10%、防冻剂1-3%、增稠剂1-5%,水补足至100%。制备方法:首先用温水稀释蛋氨酸,再依次加入噻苯隆和敌草快,制得混合液,然后再加入助剂(湿润剂、分散剂和防冻剂),研磨后与增稠剂混合,高速剪切混匀,即可获得水悬浮剂型。
其中本发明可分散油悬浮剂型的组分及重量比如下:噻苯隆1-20%、敌草快1-35%、蛋氨酸1-48%、乳化剂1-2%、分散剂1-10%、防冻剂1-3%、增稠剂1-5%、稳定剂1-10%、消泡剂0-2%,植物油补足至100%。制备方法:各组分混合后高速剪切分散,然后用砂磨机砂磨,即可获得可分散油悬浮剂。
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基萘磺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分散剂NNO、萘磺酸盐、聚羧酸盐类分散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3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