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域划分的最大跳变时间违例修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3224.X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3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冯超超;何小威;黄鹏程;赵振宇;马驰远;乐大珩;彭书涛;邹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37 | 分类号: | G06F30/337;G06F30/33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谭武艺 |
地址: | 41007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域 划分 最大 时间 违例 修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最大跳变时间违例修复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步骤包括获取指定的矩形区域以及缓冲单元;针对存在最大跳变时间违例的给定单元的输出信号线,找出矩形区域内该输出信号线所连的所有负载单元;确定矩形区域内所有负载单元的中心点坐标;在中心点坐标中插入缓冲单元以驱动矩形区域内所有负载单元;针对插入的缓冲单元执行单元位置合法化、局部绕线操作,进行静态时序分析;继续重新执行前述步骤直至原单元输出信号线及插入缓冲单元后的新输出信号线不存在最大跳变时间违例。本发明具有参数化、自动性好、灵活性高等特点,能够在对原有设计改动最小的情况下精确修复信号线最大跳变时间违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最大跳变时间违例修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尺寸进入纳米时代,对信号最大跳变时间(MaximumTransition Time)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布局布线过程中虽然已对最大跳变时间进行了约束,在布局布线完成后仍然会有数据信号及时钟信号的最大跳变时间违例出现。因此,需要在时序签核前修复所有的最大跳变时间违例。通常,出现最大跳变时间违例的情况有两类:一类是由于信号线过长;另一类是由于信号线扇出数量过大。对于第一类信号线过长并且扇出数量较少的最大跳变时间违例,现有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已经能够比较容易地通过在长线上按等线长位置插入新的缓冲器来修复。对于由于信号线扇出数量过大导致的最大跳变时间违例,工具通常采用简单地把驱动单元替换为驱动能力更强的单元或者在扇出前插入驱动能力更大的缓冲器的方法来修复违例,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修复最大跳变时间违例,并且可能还会引起时序恶化。对于由于信号线扇出数量较大而引起的最大跳变时间违例,最有效的修复方法就是对信号线连接的负载进行分组,在每一组负载前插入新的缓冲器通过负载均衡的方式修复最大跳变时间违例。目前尚缺乏批量自动化的手段对信号线扇出负载进行划分,采用手工划分的方法修复效率较为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集成电路物理设计中由于信号线扇出数量较大而导致最大跳变时间违例的情况,提供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最大跳变时间违例修复方法及系统,本发明能够通过指定信号线扇出负载区域范围对信号线扇出负载进行分组,通过在新分组的负载前插入缓冲器的方法修复信号线的最大跳变时间违例,区域坐标及新插入缓冲单元的尺寸均可通过参数指定,具有参数化、自动性好、灵活性高等特点,能够在对原有设计改动最小的情况下精确修复信号线最大跳变时间违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最大跳变时间违例修复方法,实施步骤包括:
1)获取指定的矩形区域以及缓冲单元;
2)针对存在最大跳变时间违例的给定单元的输出信号线,找出矩形区域内该输出信号线所连的所有负载单元;
3)确定矩形区域内所有负载单元的中心点坐标;
4)在中心点坐标中插入缓冲单元以驱动矩形区域内所有负载单元;
5)针对插入的缓冲单元执行单元位置合法化、局部绕线操作,进行静态时序分析;
6)检查原单元输出信号线及插入缓冲单元后的新输出信号线是否还存在最大跳变时间违例,若仍然存在信号最大跳变时间违例,则跳转执行步骤1);否则,结束并退出。
优选地,步骤1)中获取指定的矩形区域以及缓冲单元时,所述矩形区域以及缓冲单元具体是指通过参数化的方式传递得到。
优选地,步骤1)中获取指定的矩形区域具体是指获取指定的矩形区域的左下角坐标(xleft, yleft)和右上角坐标(xright, yrigh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32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