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造BZLF1和改造LMP1的融合基因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2881.2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9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薛庆节;闫迎春;裴杰;黄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62 | 分类号: | C12N15/62;C12N15/74;C12N1/21;A61K39/245;A61P31/22;A61P35/00;C12R1/3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张娟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造 bzlf1 lmp1 融合 基因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造BZLF1和改造LMP1的融合基因及其应用,融合基因是将去除致癌基因、加入增强子的LMP1与去除庸余序列、加入增强子的BZLF1基因进行融合得到;将改造BZLF1和改造LMP1的融合基因序列引入pMVS穿梭质粒上,然后与BCG感受态细胞电转复苏后获得包含改造BZLF1和改造LMP1的融合基因的BCG疫苗;本发明构建的融合基因能够同时发挥LMP1和BZLF1基因诱导潜伏期EBV进入裂解期复制的作用,从而协同杀伤EBV阳性肿瘤细胞;本发明得到的转化BCG疫苗在预防结核病的同时,具有杀伤鼻咽癌细胞,很好的预防治疗肿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改造BZLF1和改造LMP1的融合基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感染与鼻咽癌、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即刻早期基因(BZLF1)的表达可诱导病毒从潜伏期进入裂解期,所编码的蛋白是一种转录激活因子,EB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包括潜伏期和裂解期,在EB病毒阳性肿瘤细胞中,病毒一般处于潜伏期,其潜伏存在及其DNA与宿主细胞整合是导致肿瘤细胞发生的重要原因,人工诱导病毒由潜伏期进入裂解期,导致肿瘤细胞裂解死亡,有望成为治疗EB病毒相关肿瘤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将BZLF1重组后,感染EBV阳性肿瘤细胞,可以诱导肿瘤细胞中处于潜伏期的EB病毒进入裂解期,并开启病毒复制基质,导致EB病毒阳性肿瘤细胞裂解死亡,达到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即刻早期基因(BZLF1)转录频率低,庸余序列多,影响了BZLF1的表达。
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l,LMP1)是EB病毒编码的一种癌蛋白,能够组成激活各种信号通路,从而导致细胞生长不受控制,向癌细胞转化和对肿瘤的微环境造成影响,而羧基端功能区是LMP1癌基因的功能区,删除这个区域,LMP1将失去对B细胞转化的能力,对LMP1基因进行改造,去除其在致癌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C末端部分氨基酸,使其不再具有致癌性,但是仍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卡介苗(BCG)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苗,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加强巨噬细胞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活化T淋巴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但是目前还未有研究将预防其他癌症的基因与其融合的报道,使卡介苗的功能单一。
如何将去除致癌部分基因、加入增强子的LMP1与去除庸余序列、加入增强子的BZLF1基因融合,并且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同时发挥LMP1与BZLF1基因诱导潜伏期EBV进入裂解期复制的作用,从而协同杀伤EBV阳性肿瘤细胞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将该基因序列在现有疫苗中复制并表达,制备既能够预防、治疗鼻咽癌又具有较高安全性的转化BCG疫苗,达到一次接种预防两种疾病的目的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造BZLF1和改造LMP1的融合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造BZLF1和改造LMP1的融合基因,是将去除致癌基因、加入增强子的LMP1与去除庸余序列、加入增强子的BZLF1基因进行融合得到;
改造BZLF1和改造LMP1的融合基因的基因序列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医学院,未经济宁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2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