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0769.5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勇;张海田;王金明;郭智鹏;白明;吴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06 | 分类号: | B29B13/06;B29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壳式湿胶风送 装置 | ||
一种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它包括蜗壳(4)、切粒装置(5),所述切粒装置(5)的切刀位于蜗壳(4)内部,所述蜗壳(4)的下端设有主进风口(1)和出风口(3),蜗壳(4)的上端设有辅助进风口(2),蜗壳(4)的侧面连接在挤出机出口,主进风口(1)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辅助进风口(2)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本发明避免了湿胶料与料斗内壁粘连堵塞,防止了冷凝水的产生,减小了设备高度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橡胶后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含水量较高的合成橡胶由膨胀造粒机或挤压脱水机挤出造粒后,由风送系统送至干燥箱继续干燥。目前设备结构设计、布局存在以下问题:
1、造粒后,高温湿胶料经过渡料斗下落至风送系统时,由于过渡料斗长,温度相对低,过渡料斗内壁上会产生冷凝水,使胶粒和内壁间发生粘连现象,在过渡料斗段易发生堵胶情况,有时由于发生严重堵料问题导致胶料完全不能被输送走,造成设备停产,给生产厂家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2、过渡料斗内壁上产生的冷凝水重新与胶粒结合,增加了胶料的含水量,使胶料的含水率达到12%左右,不利于后续的干燥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湿胶料下落时的粘壁堵料和含水量增加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它包括蜗壳4、切粒装置5,所述切粒装置5的切刀位于蜗壳4内部,所述蜗壳4的下端设有主进风口1和出风口3,蜗壳4的上端设有辅助进风口2,蜗壳4的侧面连接在挤出机出口,主进风口1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辅助进风口2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取消了原有的过渡料斗,减小了设备高度,同时避免了湿胶料与料斗内壁粘连堵塞;通过蜗壳上端的辅助进风口,使蜗壳内部充满了流动的热空气,防止了冷凝水的产生,从而避免使胶料的含水量增加。
采用本发明后,彻底消除了胶料与内壁粘连堵塞的现象,保证了橡胶生产设备的连续运行,同时胶料表面含水率的增加量为零,使胶料的含水率降低为6%左右,提高了后续干燥工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轴测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2,一种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它包括蜗壳4、切粒装置5,所述切粒装置5的切刀位于蜗壳4内部,所述蜗壳4的下端设有主进风口1和出风口3,蜗壳4的上端设有辅助进风口2,蜗壳4的侧面连接在挤出机出口,主进风口1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辅助进风口2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07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夹具
- 下一篇:轨道润滑喷嘴角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