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泵体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9932.6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6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肖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拓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02;B28B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耐磨泵体,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侧的内衬,所述的外壳一侧设有进水口(008),所述的外壳中部设有一A-A平面和出水口,所述的外壳包括沿A-A平面可拆卸连接的前外壳(001)和后外壳(00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包括多块能依次拼合的曲面板(003),所述的内衬还包括设于靠近进水口(008)一侧的前环形板(0041)和设于另一侧的后环形板(0042);所述的外壳和内衬之间还设有缓冲耐磨层(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磨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面板(003)、前环形板(0041)、后环形板(0042)的材质为碳化硅和/或氮化硅,所述的缓冲耐磨层(002)的成分包括耐磨颗粒和粘接剂,所述耐磨颗粒为碳化硅、氧化铝、氮化硅、石榴石和氧化锆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耐磨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面板(003)数量为3~40块,所述的曲面板(003)在轴向的投影角α为15°~150°,所述的曲面板(003)工作面的面积为0.02~0.2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耐磨泵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曲面板(003)之间拼合处的轮廓线相互吻合,所有的曲面板(003)依次拼合形成的内轮廓与前环形板(0041)和/或后环形板(0042)的外轮廓相互吻合;所述的前环形板(0041)和后环形板(0042)均为一个整体环形或为由2~16个扇形拼合而成的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耐磨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面板(003)设有一个用于与另一个以A-A平面对称布置的曲面板(003)相拼接的平面(0032)和一个沿A-A平面向外侧延伸的唇边(0031),所述的平面(0032)与A-A平面重合或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一种耐磨泵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泵体和后泵体,所述的前泵体和后泵体之间设有密封垫(018);所述的前泵体包括前外壳(001)、曲面板(003)、前环形板(0041)和缓冲耐磨层(002);所述的后泵体包括可拆分的后外壳(005)和后内衬,所述后内衬包括曲面板(003)、后环形板(0042)和缓冲耐磨层(002),还包括一个嵌入缓冲耐磨层(002)内的后内衬骨架(006);所述的后内衬骨架(006)和后外壳(005)之间留有用于安放减压盖或机械密封箱的空间(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一种耐磨泵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孔/轴配合的涡壳和后泵盖;所述的涡壳包括前外壳(001)、后外壳(005)、曲面板(003)、前环形板(0041)和设于涡壳侧的缓冲耐磨层(002);所述的后泵盖包括后泵盖骨架(010)、后环形板(0042)和设于后泵盖上的耐磨缓冲层(0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耐磨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008)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小陶瓷片(011),单个小陶瓷片(011)的工作面面积小于单个曲面板(003)面积的1/5。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一种耐磨泵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涡壳、后泵盖和前泵盖,所述的后泵盖包括后泵盖骨架(010)、后环形板(0042)和设于后泵盖上的缓冲耐磨层(002);所述的前泵盖包括前泵盖骨架(0015)、前环形板(0041)和设于前泵盖上的缓冲耐磨层(002);所述的涡壳包括前外壳(001)、后外壳(005)、曲面板(003)和设于涡壳内的缓冲耐磨层(002);所述的涡壳和后泵盖之间以及涡壳和前泵盖之间分别通过孔/轴配合固定连接。
10.一种耐磨泵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造一个护套的陶瓷内衬模型;
2)将陶瓷内衬模型切割成设计数量的曲面板模型;
3)制作前环形板模型和后环形板模型;
4)利用切割后的曲面板模型、前环形板模型和后环形板模型翻制浇注模具;
5)将配制好的浆料注入浇注模具中;
6)脱模、干燥;
7)将干燥后的坯料放入烧结炉中烧结;
8)将前泵体内模安放在模具定位板上;
9)将曲面陶瓷板依次安放在前泵体内模的对应部位上,并安放前环形板;
10)将前外壳安放在模具定位板上;
11)将耐磨颗粒和粘接剂的混合料注入前外壳和陶瓷内衬的空间内,排出空气;
12)按粘接剂的硬化条件硬化粘接剂;
13)拆除模具;
14)按同样的方法制作后泵体,并通过螺栓与前泵体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拓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拓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99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监控系统、监控方法及集成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电推剪的磁力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