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otch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及Notch显示屏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59881.7 | 申请日: | 2019-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6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徐剑兵 |
| 地址: | 35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管 源端 漏端 控制端 显示屏 电压信号 驱动电路 电容 扫描信号 时钟信号 电容电阻 可变波形 制程 屏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Notch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及Notch显示屏,所述GIP驱动电路包括开关管T1、T2、T3、T4、T5、T6、T7及电容C1、C2;所述开关管T1的控制端连接于扫描信号Gn的上级扫描信号Gn‑1,源端连接于电压信号Vfwd,漏端连接于开关管T2的控制端及T4的控制端,所述开关管T2的源端通过电容C1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漏端连接于电压信号Vss,所述开关管T3的控制端通过电容C1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源端连接于开关管T1的漏端,漏端连接于电压信号Vss,所述开关管T4的源端连接于第一始终信号,漏端连接于开关管T5的源端及T6的源端;通过输入这种可变波形来达到屏幕亮度平均的目的,避免制程中电容电阻精准误差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Notch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otch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及Notch显示屏。
背景技术
刘海屏是一种追求更高屏占比和屏幕正上方极致边框的设计,会使用异形切割将屏幕正上方切成Notch的形状。
如图1所示Notch显示屏,包括Notch区和直线区。Notch的设计虽然能有效的增加屏占比,但根据Notch屏的Data传输路径,从A端到B端,由于Notch区域一行所拥有的像素相对较少,Data经过Notch区的像素较少,Notch区对应的RC值也较小,相同驱动电压下像素会偏亮。因此,为了使Notch区域亮度一致,就需要进行RC电路补偿。目前的做法是在Notch的中间走线中加入电容电阻,但这种做法增加了制程,会面临蚀刻不精准导致RC值存在偏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Notch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及Notch显示屏,解决现有对RC电路补偿增加额外的电容电阻增加了制程,存在蚀刻不精准导致RC值存在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Notch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包括开关管T1、T2、T3、T4、T5、T6、T7及电容C1、C2;
所述开关管T1的控制端连接于扫描信号Gn的上级扫描信号Gn-1,源端连接于电压信号Vfwd,漏端连接于开关管T2的控制端及T4的控制端,所述开关管T1在t1阶段时打开,在t2阶段时关闭;
所述开关管T2的源端通过电容C1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漏端连接于电压信号Vss,所述开关管T2在t1阶段及t2阶段时打开,在t3阶段、t4阶段及t5阶段时关闭;
所述开关管T3的控制端通过电容C1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源端连接于开关管T1的漏端,漏端连接于电压信号Vss,所述开关管T3在t4阶段时打开,在t1阶段、t2阶段、t3阶段及t5阶段时关闭;
所述开关管T4的源端连接于第一始终信号,漏端连接于开关管T5的源端及T6的源端,所述开关管T4在t1阶段及t2阶段时打开,在t3阶段、t4阶段及t5阶段时关闭;
所述开关管T5的控制端通过电容C1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漏端连接于电压信号Vss,所述开关管T5在t4阶段时打开,在t1阶段、t2阶段、t3阶段及t5阶段时关闭;
所述开关管T6的控制端连接于第二始终信号,漏端连接于电压信号Vss,所述开关管T5在在t1阶段、t3阶段、t4阶段及t5阶段时打开,在t2阶段时关闭;
所述开关管T7的控制端连接于扫描信号Gn的下级扫描信号Gn+1,源端连接于电压信号Vbwd,所述开关管T7在T3阶段时打开;
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于开关管T4的控制端,另一端连接于T4的漏端。
进一步优化,所述开关管T1、T2、T3、T4、T5、T6、T7均为薄膜晶体管。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在t1阶段、t3阶段及t5阶段处于低电位,在t2阶段及t4阶段处于高电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9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