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低成本脱除FCC油浆中固体颗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8705.1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8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坤;戴杨;桑骏才;夏薇;郭爱军;刘贺;王峰;靳正正;王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10G53/04 | 分类号: | C10G5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低成本 脱除 fcc 油浆中 固体 颗粒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催化裂化油浆脱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CC油浆中固体颗粒脱除的方法。针对化学沉降法沉降时间过长、使用的助剂价格不菲、使用的助剂无法适用于不同油浆体系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经有机溶剂处理油浆后,再加入絮凝剂对固体颗粒进行沉降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装置及化学助剂配方,可以有效的缩短固体脱除时间,提高固体颗粒脱除率。同时,该方法适用于多种FCC油浆体系,应用于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裂化油浆脱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溶剂处理油浆后加入絮凝剂,提高油浆中固体颗粒脱除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工艺已成为提高轻质油收率的一项重要的石油炼制技术,而催化裂化(FCC)油浆是催化裂化工艺中的副产品之一,FCC油通常是通过回收再精炼或浆液排放的方式进行加工。其国内年产量约750W吨,其中含有大量生产针状焦、沥青质基炭纤维等多种高价值商业产品的原料。但是油浆中含有大量催化剂颗粒粉末等固体颗粒,这不仅会影响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原料的优良性,还会导致石油焦产量增加、造成炉嘴磨损,严重的会导致装置的损坏等。例如要想制作碳黑或者针状焦,则要求原料的灰分含量小于0.05wt%,要想达到优级品,其灰分含量更是要求小于0.02wt%。因此要想提高FCC油浆的利用率,就必须把油浆中固体颗粒进行分离。
目前油浆脱固的方法主要有静电法、减压蒸馏加抽提法、离心分离法、沉降法和过滤法。
申请号为201810387577.0的“一种催化裂化油浆脱固系统及其脱固方法”专利提出了一套FCC油浆高压静电分离装置脱固体系以及脱固方法:油浆以100-500mL/min的流量进入高压静电分离装置,其中高压静电分离器的电压为15-30KV。此法需要装置要求较高,成本较高,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申请号为201810088777.的“一种FCC油浆高效脱固工艺、设备和应用”专利提出将油浆进行加氢预处理后在进行常减压蒸馏得到脱固油。该方法过程较为复杂,能耗较高。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化学助剂沉降法,主要是加入水溶性的絮凝剂和破乳剂,此法不仅需要往油中添加水溶液,其使用的化学药品也使脱固过程的成本增高。申请号为201711289282.1的“一种催化裂化油浆脱固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提出一种复合油溶性脱固剂。该配方制作操作复杂,添加的脱固主剂、破胶剂、增效剂和溶剂同样大大增加脱固成本。同样的许多化学沉降法在加入昂贵的助剂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沉降,且不清楚该助剂是否能同时应用于不同的油浆体系。
针对化学沉降法沉降时间过长、使用的助剂价格不菲、使用的助剂无法适用于不同油浆体系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操作简便,成本更为经济的FCC油浆中固体颗粒脱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针对催化裂化油浆中固体催化剂颗粒脱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FCC油浆脱固方法,该脱固方法具有良好的固体颗粒脱除效率,相比传统的脱固方法,大幅节约沉降时间,且本申请中的方法适用于多种FCC油浆,成本经济,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提供以下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催化裂化油浆脱除固体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FCC油浆预热搅拌后加入有机溶剂,搅拌时使稀释剂与油浆混合均匀后静置一段时间;将静置完毕的油浆加热蒸馏同时通入惰性气体进行气提,待上述有机溶剂蒸馏完毕后,向油浆中加入絮凝剂搅拌,在一定条件下静置沉降一段时间。
现有技术中采用含水溶剂作为稀释剂,将油浆稀释后再加入絮凝剂进行沉降,该方法在催化裂化浆油中引入水溶剂,后期去除难度较高,降低FCC浆油作为燃料油的质量。本申请中的方法采用有机溶剂对浆油处理后,通过蒸馏将有机溶剂除去,再加入絮凝剂,絮凝剂与固体一同沉降,可以方便的除去固体颗粒,同时不影响FCC浆油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8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