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供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7943.0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5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浚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罗英;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供应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包括第一转换模块及第二转换模块。第一转换模块,适于将第一交流电转换为第一直流电,且包含第一壳体、第一输入部,具有第一交流电输入端子、第一输出部具有一第一输出端子以及第一耦接部具有第一耦接端子。第一耦接端子与第一输出端子相连接。第二转换模块,适于将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且包含第二壳体、第二输入部,具有第二交流电输入端子、第二耦接部,具有第二耦接端子、第三耦接部,具有第三耦接端子以及第二输出部,具有第二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与第二耦接端子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多功能用途的电源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当前普及的可携式电子产品,为此,一般使用者会携带充电器,可用于即时充电。为满足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充电需求,已朝向小型充电器发展以利于携带,然而小型充电器的缺点在于输出能量较小,而无法达到快速充电的目的,也不适合应用于电量需求较大的笔记本电脑或其它家用电子产品。反之,若是以输出能量大以及快速充电为主要目的的大型充电器,此类大型充电器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与重量,不利于使用者携带。
因此,现有的充电产品通常将两者区分开来,容易携带的小型充电器制作为重量轻、体积小的形式,而充电性能佳的大型充电器则以室内使用为主,以因应不同的充电用途。对于使用者而言,即需要购买两种类型的充电器,此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具备容易携带及输出能量大的特性,而适于应用在手持式电子产品与家用电子产品上。
本发明的电源供应装置包含第一转换模块及第二转换模块,第一转换模块适于将第一交流电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其包含第一壳体。第一输入部具有第一交流电输入端子,用以输入第一交流电。第一输出部具有第一输出端子,用以输出第一直流电。第一耦接部具有一第一耦接端子。第一耦接端子与第一输出端子相连接。第二转换模块,适于将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其包含第二壳体。第二输入部具有第二交流电输入端子,用以输入第二交流电。第二耦接部具有第二耦接端子。第三耦接部具有第三耦接端子。第三耦接端子与第二交流电输入端子电性连接。第二输出部具有第二输出端子,用以输出第二直流电。第二输出端子与第二耦接端子相连接。
其中,第一转换模块与第二转换模块适于相互分离或相互结合,当相互分离时,第一转换模块与第二转换模块可分别进行电源转换,当相互结合时,第一转换模块与第二转换模块形成一第三转换模块,适于将一第三交流电转换为一第三直流电。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电源供应装置,具有第一转换模块与第二转换模块。其中第一转换模块与第二转转换模块为相互独立的结构,皆可单独进行充电。当第一转换模块与第二转换模块相互分离时,第一转换模块的体积、重量均缩减而适于携带,并应用于电量需求较低的可携式电子产品。而分离后的第二转换模块仍具备充电功效而适于摆放在室内,并应用于电量需求较高的家用电子产品。当第一转换模块与第二转换模块相互结合后,将形成第三转换模块。实际而言,第三转换模块的充电速度会大于第一转换模块以及第二转换模块,进而达到快速充电的目标。
进一步而言,本发明的电源供应装置具有多种使用模式,使第一转换模块与第二转换模块分离,可让使用者于外出时携带第一转换模块,而第二转换模块仍可独立运作并放置于室内。此外,第一转换模块与第二转换模块可组合成第三转换模块,以形成强效模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源供应装置具备携带模式、家用模式以及强效模式的充电、供电功能,可依据不同用途的充电、供电需求而自行组合或分离,故无需添购多个特定目的充电器,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源供应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电源供应装置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7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