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环溴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7535.5 | 申请日: | 201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9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葛家成;熊风;李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6 | 分类号: | A01N43/56;A01N53/08;A01P7/04;A0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环溴虫酰胺 杀虫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环溴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由第一活性成分环溴虫酰胺与第二活性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中的一种组成,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60~60:1,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80%。本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剂、颗粒剂、水剂剂型。本发明组分合理,对食心虫、豆荚螟、玉米螟、蓟马、小菜蛾、飞虱、蚜虫等半翅目、缨翅目、鳞翅目、同翅目害虫效果好,且其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用药量减少,对作物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 一种含环溴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组合物由第一成分环溴虫酰胺,第二活性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中的一种以及农药辅助成分组成,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溴虫酰胺(cyclaniliprole)为日本石原产业公司开发的具双酰胺结构的杀虫剂,具有广谱的杀虫活性,可用于果树、蔬菜、马铃薯、茶树、大豆和棉花等众多作物,防治鳞翅目、鞘翅目、缨翅目、双翅目和同翅目害虫。
高效氯氟氰菊酯又叫三氟氯氰菊酯、功夫菊酯。它的药效特点,抑制昆虫神经轴突部位的传导,对昆虫具有趋避、击倒及毒杀的作用,杀虫谱广,活性较高,药效迅速,喷洒后耐雨水冲刷,但长期使用易对其产生抗性,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及害螨有一定防效。高效、广谱、速效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对鳞翅目、鞘翅目 和半翅目等多种害虫和其他害虫,以及叶螨、锈螨、瘿螨、跗线螨等有良好效果,在虫、螨并发时可以兼治,可防治棉红铃虫和棉铃虫、菜青虫、菜缢管蚜、茶尺蠖、茶毛虫、茶橙瘿螨、叶瘿螨、柑橘叶蛾、橘蚜以及柑橘叶螨、锈螨、桃小食心虫及梨小食心虫等,也可用来防治多种地表和公共卫生害虫。
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生物活性较高,是氯氰菊酯的高效异构体,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击倒速度快,杀虫活性较氯氰菊酯高。适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果树、茶树、森林等多种植物上的害虫及卫生害虫。该品为非内吸性但具备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杀虫剂。通过与害虫钠通道相互作用而 破坏起神经系统的功能。用于公共卫生和畜牧业中防治多种害虫如蝇,蟑螂蚊,蚤,虱,臭虫,动物体外寄生虫如蜱,螨等。
申请人经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环溴虫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的一种复配,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使用复配方案,对半翅目、缨翅目、鳞翅目、同翅目害虫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2、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减低了防治成本;3、克服长期单一使用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对作物安全的农用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环溴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剂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防治半翅目、缨翅目、鳞翅目、同翅目害虫上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含环溴虫酰胺的组合物及其用途,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环溴虫酰胺,第二活性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中的一种。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60~60:1,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80%,优选为5%~60%。
本发明一种含环溴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乳油、水乳剂。
本发明一种含环溴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由活性成分和农药允许使用辅助成分组成。
所述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包括载体和助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7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