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圆柱拟合的下肢胫骨机械轴线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6528.3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2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华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4/10 | 分类号: | A61B34/10;A61B90/0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胫骨 拟合 机械轴线 下肢 踝关节中心 平移 三维图像 胫骨髓腔 上端 隆突 定位精度低 定位偏差 三维模型 机械轴 算法 申请 推算 平行 三维 图像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圆柱拟合的下肢胫骨机械轴线确定方法,包括获取胫骨三维图像;将胫骨三维图像拟合,获得拟合圆柱体;获取拟合圆柱体的中心线;获取胫骨上端隆突点;将拟合圆柱体的中心线平移,使其通过胫骨上端隆突点,得到下肢胫骨机械轴线。本申请通过获取三维CT断层数据,拟合出与胫骨髓腔最相似的圆柱体,进而获得圆柱体的中心线,即与胫骨的机械轴平行的直线,再通过将该中心线平移,即可获得胫骨机械轴线所在的位置,使得无需获得踝关节中心的情况下,得到胫骨机械轴线,避免了人为确定踝关节中心造成的定位偏差、导致定位精度低的问题,通过对图像的识别算法,自动推算出胫骨髓腔的三维模型,使得精度更高、定位更加可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圆柱拟合的下肢胫骨机械轴线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以下简称TKA)是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技术,能非常有效地根除重度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三维立体空间上的准确截骨、韧带等软组织的平衡及稳定、假体安放的位置和角度,而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这些因素的要求尤其严格。传统手术通过机械导向装置进行髓内、外定位后截骨,手术者凭肉眼、手感和经验来判断截骨、假体位置和软组织的平衡情况,许多主观因素直接影响手术的精确性,甚至导致手术的失败。
随着数字骨科的应用,医生可以利用CT三维重建出的三维骨骼进行下肢力线的画测,该方法的优势是可以在三维的空间中对下肢的力线进行显示。例如,在寻找膝关节中心时,可以直接在胫骨隆突的解剖特征位置进行寻找;然而,与膝关节不同的是,由于踝关节的中心在空间中是一个“悬空”的点,其周围并无骨骼特征点,因此,不能直接将踝关节的中心位置找出,通常手术医师仅能凭借经验在大致位置寻找踝关节的中心,或者通过内外踝的连线等方式推算出踝关节中心。但是这些方法的本质问题在于,采用手动方式在一些不是很确切的解剖标志进行取点,这样的方式将导致推导的轴线位置极不稳定,可重复性较差,在骨科导航设备中可能影响到系统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圆柱拟合的下肢胫骨机械轴线确定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下肢胫骨机械轴线确定精度低、从而导致下肢生物力线确定精度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圆柱拟合的下肢胫骨机械轴线确定方法,包括获取胫骨三维图像;
将胫骨三维图像拟合,获得拟合圆柱体;
获取拟合圆柱体的中心线;
获取胫骨上端隆突点;
将拟合圆柱体的中心线平移,使其通过所述胫骨上端隆突点,得到下肢胫骨机械轴线。
可选的,所述获取胫骨三维图像包括:
设置CT序列;
将CT序列中每个点获取CT二维切片;
根据CT序列将所有CT二维切片排列;
重建三维图像。
可选的,所述重建三维图像包括:
新建空白mask文件;
勾画胫骨髓腔轮廓;
获取胫骨髓腔的三维模型。
可选的,所述获取胫骨髓腔的三维模型采用移动立方体算法。
可选的,所述移动立方体算法包括:
将点云数据转换为体素网格数据;
使用线性插值对每个体素抽取等值面;
对等值面进行网格三角化。
可选的,所述将胫骨三维图像拟合采用圆柱体拟合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华瑞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华瑞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6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