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辊机构以及铅带连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6200.1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0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陈波;王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06 | 分类号: | B21B13/06;B21B31/30;B21B31/07 |
代理公司: | 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 | 杜兴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块体 轧辊座 轧辊机构 调节组件 连轧设备 辊间隙 基础块 轴承座 铅带 可转动设置 轧辊水平度 自适应调节 块体表面 使用寿命 弹性件 分体式 中心轴 导柱 轴向 垂直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辊机构,包括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轧辊座与机架连接,同一机架内的两轧辊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机架与第一轧辊的轧辊座之间设置有辊间隙调节组件,机架与第二轧辊的轧辊座固定连接;其中辊间隙调节组件中的基础块包括具有调节间隙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一块体位于调节块和第二块体之间,第二块体与第一轧辊的轧辊座固定连接,调节间隙两侧的第一块体和/或第二块体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中可转动设置有导柱,凹槽的轴向与第二轧辊的中心轴相垂直。分体式的基础块可配合轧辊水平度变化实现轴承座的自适应调节,保证轴承座中各部件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轧辊机构的铅带连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轧辊机构以及铅带连轧设备。
背景技术
轧辊机构的基本结构包括两轧辊组件,轧辊组件中包含轧辊以及轧辊驱动组件,轧辊通过轴承与轧辊座连接,轧辊座设置在轧辊两侧的机架中,位于轧辊同侧的两轧辊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机架中设置有用于调节轧辊间距的调节机构。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轧辊间距调节(辊缝调节)机构如CN103182492A、CN 104259212A和CN 203830403 U中所公开的,三种方案中均包含调节块和基础块,调节块的底面和基础块的顶面为倾斜面,利用调节块和基础块的相对运动(前一方案中采用调节螺栓调节,后两方案中采用驱动电机带动丝杠调节)实现调节块与基础块组合件高度的调节,调节块与基础块组合件顶压轧辊座,使轧辊座之间的弹性件发生变形,最终实现轧辊间隙的调节。
以铅带轧机为例,轧辊与机架之间设置有端盖,位于机架内侧的轴承座端盖与轴承之间设置有轧辊油封,油封有助于阻隔轧机的冷却水进入轴承中,以确保轴承的使用寿命。由于轧辊两侧的间隙调节装置分别调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轧辊水平度的偏差。为了适应上述误差,减小轧辊偏差对于轴承的磨损,轧辊的两端通常采用调心滚子轴承与轴承座连接,但还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具有水平度偏差的轴承持续旋转,轧辊与油封之间的磨损增加,导致油封的使用寿命缩短,停机维护频率增加;长时间使用后,调心滚子轴承滚道损伤,进而影响轧辊间距的调节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轧辊机构,利用导柱与凹槽的可转动配合连接,实现第一轴承的轴承座随轧辊水平度自适应同步调整,轴承座中油封和轴承使用寿命长。
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轧辊机构,包括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轧辊座与机架连接,同一机架内的两轧辊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机架与第一轧辊的轧辊座之间设置有辊间隙调节组件,机架与第二轧辊的轧辊座固定连接;
辊间隙调节组件包括基础块、调节块以及驱动件,基础块与调节块的贴合面为互补倾斜面且均与所述第二轧辊的中心轴相平行,驱动件用于驱动调节块在所述基础块倾斜面上沿倾斜延伸方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基础块包括具有调节间隙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一块体位于调节块和第二块体之间,第二块体与第一轧辊的轧辊座固定连接,调节间隙两侧的第一块体和/或第二块体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中可转动设置有导柱,凹槽的轴向与所述第二轧辊的中心轴相垂直。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柱与凹槽的槽面之间的接触面外轮廓为圆弧状。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导柱与凹槽的槽面之间为圆弧状的面接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调节间隙两侧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的表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圆缺形横截面对应的圆心角均小于18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中凹槽的圆缺形横截面的半径一致,导柱的横截面为圆柱形。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的端部通过圆柱滚子轴承与轴承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6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C4ELI钛合金宽幅厚板的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钢防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