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盘盘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6111.7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6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广武;廖大鑫;蒲伟;周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移块 变速电机 主驱动 竖直 液池 升降 过渡连接块 被测对象 横向滑移 滑移导轨 加载装置 旋转主轴 锥齿轮 固接 滑移 加载 三向 下端 摩擦 摩擦磨损试验台 啮合 横向滑移导轨 摩擦磨损试验 扭矩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缓冲弹簧 活动连接 接触连接 连接夹头 配合连接 台本发明 夹持件 上端套 燕尾槽 容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盘盘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台,包括基座、三向滑移定位加载装置、液池和主驱动变速电机;三向滑移定位加载装置包括通过升降滑移导轨固定于基座上的升降滑移块;位于升降滑移块的下端固接与竖直滑移块配合连接的竖直滑移导轨;竖直滑移块底部的燕尾槽通过横向滑移导轨与过渡连接块活动连接;过渡连接块底部依次与压力传感器和横向滑移块固接;横向滑移块底部通过缓冲弹簧依次与夹持件、连接夹头和加载圆盘连接;位于加载圆盘的上端套设扭矩传感器,其下端与位于液池内的被测对象接触连接;主驱动变速电机固定于基座底部内,主驱动变速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实现与旋转主轴连接;旋转主轴顶部与用于容置被测对象的液池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摩擦磨损测试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盘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台。
背景技术
在当今时代下,由于大多数摩擦摩擦磨损试验台都基于球盘摩擦副、往复运动摩擦副以及环块摩擦副设计结构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盘盘摩擦这类摩擦方式在实际中对工程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盘盘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台,以解决或改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盘盘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台,其包括基座、三向滑移定位加载装置、液池和主驱动变速电机;
三向滑移定位加载装置包括通过升降滑移导轨固定于基座上的升降滑移块;位于升降滑移块的下端固接与竖直滑移块配合连接的竖直滑移导轨;竖直滑移块底部的燕尾槽通过横向滑移导轨与过渡连接块活动连接;过渡连接块底部依次与压力传感器和横向滑移块固接;横向滑移块底部通过缓冲弹簧依次与夹持件、连接夹头和加载圆盘连接;位于加载圆盘的上端套设扭矩传感器,其下端与位于液池内的被测对象接触连接;
主驱动变速电机固定于基座底部内,主驱动变速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实现与旋转主轴连接;旋转主轴顶部与用于容置被测对象的液池连接。
优选地,基座呈L型,三向滑移定位加载装置固定于L型基座内侧。
优选地,转动主轴穿过基座并通过推力滚子轴承与液池连接。
优选地,沿液池外围套设一低温模块或高温模块;低温模块和高温模块上均设置半覆盖板。
优选地,沿液池外围套设一高温模块;高温模块内缠绕有若干圈用于加热的电阻丝,高温模块外设有与电阻丝电连接的数据线插座。
优选地,沿液池外围套设一低温模块;低温模块内开设用于注入冷媒介质的螺旋通道;低温模块外部开设两个分别与螺旋通道首尾相连通的通孔。
优选地,液池内从上至下开设有至少三个台阶。
优选地,伺服驱动电机内置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压力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均与计算机电信号连接。
优选地,基座上安装有与升降滑移块配合的伺服驱动电机;升降滑移块上安装有与竖直滑移块配合的伺服驱动电机;竖直滑移块上安装有与横向滑移块配合的伺服驱动电机;三个伺服驱动电机均通过滚珠丝杆与丝杠螺母的配合分别与升降滑移块、竖直滑移块和横向滑移块动力连接。
优选地,位于升降滑移块中的伺服驱动电机上的滚珠丝杆依次穿过过渡连接块和横向滑移块,并通过丝杠螺母固定于横向滑移块内。
本发明提供的盘盘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现有盘盘摩擦副试验台缺失的基础上,设计出可以模拟常温、高温和低温的盘盘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台,用以测得盘盘摩擦方式下被测对象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盘盘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台常温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6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