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夹过热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6029.4 | 申请日: | 201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0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梁皓澜;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峰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08;G01K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城市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夹 壳盖 壳体 过热报警器 过热报警 止挡件 挡边 安装孔 第一端 弹簧 熔点 温度检测器 螺栓连接 压缩状态 一端设置 侧壁面 侧壁 压靠 预设 合金 装配 侧面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夹过热报警系统,包括线夹、止挡件和过热报警器,所述过热报警器包括壳体、壳盖、弹簧以及指示布;所述壳盖通过预设熔点的合金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弹簧以压缩状态装配于所述壳体和壳盖之间;所述指示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壳盖,所述指示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壳体;所述线夹过热报警器安装于所述线夹侧面的安装孔内;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壳盖的一端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露于所述安装孔外并与所述线夹的侧壁面接触;所述止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线夹的螺栓连接,所述止挡件的第二端将所述挡边压靠于所述线夹的侧壁面上。该线夹过热报警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机械式线夹温度检测器检测不准确、更换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发热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夹过热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力设备在运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发热导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检测设备特定部位的温度变化是发现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隐患的可行方法,相关的技术方案也有很多。但对于电力架空导体连接部位故障过热监测报警,现有技术的实现效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电力运行单位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周期的红外线热像仪监测,起到了一定程度上发现设备过热缺陷的作用。然而,红外线热像仪存在携带不便,在巡视时检测花费时间较多,价格高昂等因素,导致红外热像仪检测方法只是在特别巡视时使用,而在一般例行巡视时没有使用,使得一些发热缺陷不能及时发现,增加了故障继续恶化成为事故的几率,给电网运行带来风险。
目前技术上已出现一些应用于输电线夹的机械式报警器,能够24小时不间断实时检测线夹温度,其主要通过预设熔点的合金来触发报警,当现有的机械式报警器一般是安装于线夹的表面,然而在高空环境中,线夹表面的温度受风、阳光以及其它气候环境影响大,容易存在报警不准的情况。此外,机械式报警器使用后即会作废,还需考虑到更换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夹过热报警系统,该线夹过热报警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机械式线夹温度检测器检测不准确、更换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线夹过热报警系统包括线夹、止挡件和过热报警器,所述过热报警器包括壳体、壳盖、弹簧以及指示布;所述壳盖通过预设熔点的合金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弹簧以压缩状态装配于所述壳体和壳盖之间;所述指示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壳盖,所述指示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壳体;所述线夹过热报警器安装于所述线夹侧面的安装孔内;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壳盖的一端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露于所述安装孔外并与所述线夹的侧壁面接触;所述止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线夹的螺栓连接,所述止挡件的第二端将所述挡边压靠于所述线夹的侧壁面上。
优选地,所述止挡件为异形垫片,所述异形垫片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螺栓的螺母或螺头下。
优选地,所述挡边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壳盖的最大直径,所述异形垫片的第二端正对所述壳盖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壳盖的最大直径,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挡边的最大直径。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面朝向所述壳盖的方向凹设有连接腔,所述壳盖朝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伸入所述连接腔内并被位于所述连接腔内的预设熔点的合金固定于所述连接腔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面包括依次连接的基部、支撑部和安装部,所述基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面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基部成夹角设置以能够接触止挡所述壳盖,所述安装部沿朝向所述壳盖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基部成90度夹角。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壳盖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挡边设置于安装部的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腔的中心处设置有孔洞,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从所述孔洞伸入所述连接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峰,未经徐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6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时多路温度采集卡
- 下一篇:一种铸造试样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