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控制的窗帘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5889.6 | 申请日: | 201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7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沈群华;查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亚琴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A47L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形支撑板 智能控制 下表面 窗帘 自动控制窗帘 窗帘表面 固定效果 清灰机构 悬挂固定 遮挡机构 自动窗帘 自动转动 上表面 中心处 清灰 遮挡 转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的窗帘,包括条形支撑板,所述条形支撑板下表面中心处设有自动控制窗帘遮挡机构,所述条形支撑板下表面两端处均设转动清灰机构,所述条形支撑板上表面设有悬挂固定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便于通过控制进行自动窗帘遮挡,也便于在每次进行收集时,通过控制进行自动转动清灰,使得窗帘表面干净,减轻人工清理强度,固定效果良好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帘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控制的窗帘。
背景技术
窗帘就是用来遮挡阳光的家居用品。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居住环境上也是不断的改善的,在夜间,为了人们休息的更加良好,需要将光线进行遮挡,因此需要在窗户的前侧放置窗帘,传统的窗帘都是人工拉拽的,由于每天根据不同的阳光照射,需要拉拽的次数很多,比较的麻烦,窗帘由于长期的悬挂在室内,表面上的灰尘比较多,通常都是人工敲打清灰,一定时间再进行水洗清洁,由于窗帘的面积比较大,人工敲打比较不方便,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一种自动开关的窗帘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控制的窗帘。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控制的窗帘,包括条形支撑板,所述条形支撑板下表面中心处设有自动控制窗帘遮挡机构,所述条形支撑板下表面两端处均设转动清灰机构,所述条形支撑板上表面设有悬挂固定机构,所述自动控制窗帘遮挡机构由嵌装在条形支撑板下表面的一组水平滑轨、嵌装在条形支撑板下表面且位于每个水平滑轨两端处的一组竖直固定板、设置在每个竖直固定板内侧表面上的固定悬挂勾、套装在每个固定悬挂勾上的固定夹、固定连接在每个固定夹一端的水平拉伸杆、套装在每个水平拉伸杆上的若干个竖直圆环、设置在每个水平拉伸杆下方且与所对应若干个竖直圆环相连接的窗帘、设置在每个水平滑轨上的一组电控移动小车、固定连接在每个电控移动小车下表面且与所对应水平拉伸杆相连接的固定帽、固定连接在每个电控移动小车侧表面上的弹性垫片共同构成的,所述转动清灰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条形支撑板下表面两端处且与每个水平滑轨相对应的一组固定基座、嵌装在每个固定基座下表面的支撑框架、设置在每个支撑框架下表面的一组竖直拉伸杆、套装在每组竖直拉伸杆下表面的支撑立柱、套装在每个支撑立柱下端侧表面上的水平承载架、固定连接在每个水平承载架上表面一端且与所对应窗帘相对应的豁口弧形壳、加工在每个豁口弧形壳外侧表面上的多个圆形通孔、固定连接在每个豁口弧形壳外侧表面且与每个圆形通孔相对应的折形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每个折形支撑架侧表面上且通过所对应圆形通孔伸入豁口弧形壳内的微型电控推杆、套装在每个微型电控推杆端面上的条形挤压块、设置在每个水平承载架下表面且旋转端向上且伸入所对应豁口弧形壳内的微型电机、套装在每个微型电机旋转端上且与所对应窗帘相连接的电控夹手、套装在每个微型电机下端面上且与支撑立柱相匹配的支撑基座共同构成的,所述条形支撑板前表面一端嵌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自动控制窗帘遮挡机构中电控移动小车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转动清灰机构中微型电控推杆、微型电机和电控夹手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
所述悬挂固定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条形支撑板上表面中心处的若干个工形支撑板、设置在每个工形支撑板上表面且与条形支撑板之间的一组固定螺钉、设置在每个工形支撑板上表面两端处的一组悬挂螺钉共同构成的。
每个所述支撑立柱下端面上均套装防滑支撑垫。
每个所述水平承载架与所对应支撑立柱之间均为活动套装。
每个所述竖直固定板外侧中心处均嵌装水平承载板,每个所述水平承载板下表面均设悬挂长螺杆。
每个所述固定悬挂勾与所对应竖直固定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每个所述条形挤压块的材质为橡胶。
多个所述圆形通孔的数量为3-5个,多个所述圆形通孔等角度位于同一圆周上。
所述条形支撑板两端面上均套装橡胶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亚琴,未经方亚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5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