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室温电阻率的PTC热敏电阻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5446.7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0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5/468 | 分类号: | C04B35/46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451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电阻材料 室温电阻率 石墨烯 重量份 粒径 制备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电子元器件材料 压敏电阻材料 耐电压能力 高温烧结 六硼化镧 配料混合 喷雾干燥 使用寿命 无水乙醇 协同增效 原料组成 电阻率 辅助球 纳米硼 硅粉 过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室温电阻率的PTC热敏电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子元器件材料技术领域。该PTC热敏电阻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BaTiO340‑70份、TiO220‑50份、Cr2O32‑10份、SiB61‑5份、LaB61‑5份、石墨烯2‑8份;其中SiB6为纳米硼化硅粉,其粒径为50‑150nm;LaB6为纳米六硼化镧粉,其粒径为30‑100nm。按上述重量份进行配料混合,然后用无水乙醇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辅助球磨,再经喷雾干燥、过筛、压制成型后,最后经高温烧结即可得到压敏电阻材料。本发明以BaTiO3为主相,通过加入石墨烯组分,并在与SiB6和LaB6等组分的协同增效下,可以降低热敏电阻材料室温的电阻率,同时还能提高热敏电阻材料的PCT强度和耐电压能力,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低室温电阻率的PTC热敏电阻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CT热敏电阻材料即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其电阻值会随着电阻材料本体温度的升高呈现出阶跃性的增加,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其电阻值就会越大,可以应用于电路保护器件、加热器和传感器等领域。
不过,传统的PCT热敏电阻材料的室温电阻率较高,导致其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虽然,现有技术中通过在体系中增加导电填料的方法可以降低室温电阻率,但是一些导电填料的加入会降低热敏电阻材料的PCT强度以及会降低热敏电阻材料的耐电压能力,故也难以得到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室温电阻率的PTC热敏电阻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室温电阻率的PTC热敏电阻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BaTiO340-70份、TiO2 20-50份、Cr2O3 2-10份、SiB6 1-5份、LaB6 1-5份、石墨烯2-8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BaTiO3 50-60份、TiO230-40份、Cr2O3 4-8份、SiB6 2-4份、LaB6 2-4份、石墨烯3-6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BaTiO3 56份、TiO232份、Cr2O3 6份、SiB6 3份、LaB6 3份、石墨烯5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SiB6为纳米硼化硅粉,其粒径为50-150n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LaB6为纳米六硼化镧粉,其粒径为30-100nm。
一种低室温电阻率的PTC热敏电阻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各组分的质量份进行配料,并混合均匀;
(2)将混合后的原料和有机溶剂一起置于行星式球磨机内进行湿法球磨,球磨时间为8-24小时;
(3)将上述得到的料浆经喷雾烘干、过筛得到粉体,然后将粉体压制成型得到压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未经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5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