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储能系统的补偿电路、储能系统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5341.1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8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荣;蒋世用;袁金荣;陈勇;宋江喜;何意;杨波辉;李萌;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尹彦;胡朝阳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系统 电池包 电池管理器 补偿电路 补偿器 正负极导线 手动开关 直流变换 放电 充电 电路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储能系统的补偿电路、储能系统和控制方法,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管理器(4)、第一电池包(1)和连接第一电池包与外部的正负极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第二电池包(2),与电池管理器连接的补偿器(3),所述补偿器用于直流变换,所述补偿器与第二电池包之间设有第三手动开关QF3,所述电池管理器控制第二电池包和第一电池包的充电或放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储能系统低压下长期放置出现故障无法工作的问题,在原有电路的基础上只增加少量的原器件,具有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补偿电路、储能系统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的能量存储单元一般包含多个电池或模组,由于锂电池本身具有自放电的特性,当储能系统在低压下长期放置会使系统自放电严重,放电严重后锂电池内的电量变得很少。由于电池负极中需要保持一定的锂离子才能保持结构的稳定,过放使更多的锂离子迁出,破坏了负极的稳定结构,造成负极不可逆的损坏。电池自放电严重会,控制系统不在相应外部的充电放电指令,甚至进入瘫痪状态,从而导致储能系统无法自主恢复工作。
因此,业内亟需开发一种补偿电路,可以在储能系统自放电严重时进行电能补偿,使储能系统恢复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放电严重后系统无法自主恢复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补偿电路、储能系统和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补偿电路,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补偿电路,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管理器、第一电池包和连接第一电池包与外部的正负极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第二电池包,与电池管理器连接的补偿器,所述补偿器用于直流变换,所述补偿器与第二电池包之间设有第三手动开关QF3,所述电池管理器控制第二电池包和第一电池包的充电或放电。
所述补偿器与所述正负极导线之间设有第二手动开关QF2。
所述第三手动开关QF3与第一开关K1并联,所述第一开关K1受电池管理器控制。
所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上串接第一手动开关QF1,在靠导线外部接口一侧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与所述补偿器之间串接所述第二手动开关QF2,在靠导线外部接口的正极导线或负极导线上串接第二开关K2,在靠第一电池包一侧的正极导线或负极导线上串接第三开关K3,所述第二开关K2和第三开关K3受电池管理器控制。
所述补偿电路还包括触摸显示屏,该触摸显示屏由所述补偿器供电。
所述电池管理器内设有均衡电路,在第三手动开关QF3闭合时,所述第二电池包可依次通过补偿器、和电池管理器内的均衡电路向第一电池包补充电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采用上述的补偿电路。
本发明公开了所述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第一电池包正常工作时,电池管理器控制第一电池包与外部连接进行充电或放电;当第一电池包过放无法正常启动时,电池管理器控制第二电池包依次通过补偿器和电池管理器向第一电池包补充电能,待第一电池包的电压高于过放阈值时再令第一电池包连接外部正常工作。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闭合第一手动开关QF1和第二手动开关QF2,令第一电池包连接补偿器,补偿器向触摸显示屏和电池管理器供电,通过观察触摸显示屏是否得电判断第一电池包是否过放电。
在判断第一电池包过放电之后闭合第三手动开关QF3,将第二电池包通过补偿器临时连接电池管理器,电池管理器得电后控制第一开关K1闭合,将第二电池包连接补偿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5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