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稻瘟病生物浸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4593.2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涛;王学春;张杰;胡运高;陈永军;彭友林;邹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8;C12N1/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苗艳荣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种剂 稻瘟病 小种 抗稻瘟病 制备 化学药剂防治 稻瘟病菌 毒副作用 毒素提取 防治药剂 菌种活化 品种差异 潜在环境 水稻种植 液体培养 提取物 浸种 喷施 抗病 种群 配方 水稻 田间 缓解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稻瘟病生物浸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由稻瘟病生理小种种群ZA、ZB、ZC、ZD、ZE、ZF和ZG中的多个生理小种以一定的比例组成。不同稻瘟病生理小种的菌种活化、液体培养、毒素提取及其浸种方法。本发明的浸种剂可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既缓解稻瘟病害带来的损失,又能避免化学药剂防治带来的潜在环境危害。相比于现有的水稻抗病浸种剂和其他后期稻瘟病防治药剂,本发明只使用稻瘟病菌提取物为主要成分,对环境和人体不会造成新的毒副作用;同时配方因品种差异随时可以调整,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作为浸种剂而非后期田间喷施,用量更少,使用成本更低,操作也更简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稻瘟病生物浸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 Sacc.)是水稻三大病害中流行情况最复杂、潜在威胁最大的病害,稻瘟病作为世界各水稻产区广泛分布的重要病害之一,对稻谷产量和品质影响都非常大。在我国大多数稻作区都有发生,尤以丘陵山区发生为重。长期以来,人们防治稻瘟病主要使用化学农药浸种或后期喷施,但农药使用不当、在土壤中长期残留累积,致使农作物及畜产品中出现微量的残留,从而污染食品,危害人类的人体健康,也对植物产生药害,杀伤有益微生物,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特别是促进水稻无公害生产,保障人们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农药的高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最为绿色有效的防治稻瘟病方法是培育抗病品种。但由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复杂多样性及易变异性,导致抗病品种一般种植4年-5年就可能丧失稻瘟病抗性。同时常规育种方法受到水稻自身抗性资源限制以及多基因抗性很难通过简单的杂交、回交育成多抗或广谱性的品种,因此选育的抗性品种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通过提高作物本身的免疫力来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是作物病害综合治理和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植物不存在免疫系统,但仍具有类似的免疫应答机制,如诱导免疫性,指植物局部组织受病菌侵染或外界因子处理后产生的对多种病害的抗病性增强。烟草植株感染烟草花叶病毒后,植株体本身可产生对该病毒进一步危害的抗性。现已发现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可以诱导产生抗病性,诱导后产生的抗性不仅可以抵抗真菌病的危害,对病毒病、细菌病等也有明显的抗性。但前人研究微生物诱导植物的抗病性多为从外界环境(包括高海拔、深海)中分离获得的拮抗微生物,用以接种植物体或其提取物施用于植物体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或者是植株感染一种病害后会产生免疫应答现象的推理解释。没有像本发明一样将对应易感稻瘟病菌的提取液作为免疫应答诱导剂,来提高水稻对该稻瘟病生理小种的抗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通过选育抗病来减轻稻瘟病危害时间长且抗病性易丧失;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稻瘟病会造成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而市面上常用的免疫诱导剂一般成本较高,且不具有广谱性。而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就如同可以用减毒或灭活天花疫苗来接种人体起到预防天花的作用一样,通过需要预防地区的稻瘟病优势菌种作为抗原供体,通过菌种灭活但保留其免疫诱导能力来诱导水稻植株产生对这些稻瘟病生理小种的抗病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稻瘟病生物浸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通过需要预防地区的稻瘟病优势菌种作为抗原供体,通过菌种灭活但保留其免疫诱导能力的生物浸提剂来诱导水稻植株产生对这些稻瘟病生理小种的抗病性。所述抗稻瘟病生物浸种剂由稻瘟病生理小种种群ZA、ZB、ZC、ZD、ZE、ZF和ZG中的多个生理小种以一定的比例组成(其中ZA、ZB、ZC、ZD等表示按照行业也就划分的不同稻瘟病生理种群)。
进一步,所述抗稻瘟病生物浸种剂配方比例:以对ZA生理小种高感病,对ZB、ZC生理小种弱感病的水稻品种I为例,1L浸种剂包括:ZA生理小种粗毒素300ml、ZB生理小种粗毒素100ml、ZC生理小种粗毒素100ml、清水5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45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