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工污染土壤修复施工方法和施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53073.X | 申请日: | 2019-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9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程;叶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鹏程;叶自慧 |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B09C1/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 | 张静 |
| 地址: | 51813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化工污染 土壤修复 滴灌管 生物基质 施工装置 渗孔 电解 微生物作用 插入电极 电极极性 芳香烃类 防渗透膜 矩阵分布 去离子水 生物培养 一次电极 有效降解 直流电流 植物富集 植物种子 白腐菌 隔离膜 重金属 滴灌 筛管 填入 钻制 疏松 制备 马铃薯 协同 土壤 施工 | ||
1.一种化工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钻孔:划定深度为0.5-1m的待处理土壤矩形区域,沿区域边缘挖设沟渠,在沟渠内搭设隔离膜,在区域的底部铺设防渗透膜,隔离膜在底部与防渗透膜气密连接形成集水槽;以1-2m的间距钻制直径为8-12cm的渗孔至防渗透膜;向渗孔中插入滴灌管和直径为渗孔40-60%的高分子筛管,筛管外包裹有滤布;
2)生物基质制备:将白腐菌接种至pH为6-7的蛋白胨培养基,恒温培养得到活化菌种液;将活化菌种液、马铃薯、植物种子与泥炭土拌种,得到生物基质;
3)生物培养:将生物基质疏松地填入渗孔与高分子筛管的间隔中;滴灌管施水保持渗孔内生物基质湿润,生物培养2-4周;
4)电解:向高分子筛管中插入包裹有滤布的电极,通入20-36V的直流电流,通过滴灌管通入Na2S水溶液,相邻的电极极性相反且每6-12h切换一次电极极性,电解2-6周;
5)再培养:通过滴灌管滴灌去离子水,继续培养2-6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沟渠内设有设有隔离支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白腐菌为黄孢原毛平革菌,接种形式为菌丝体接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蛋白胨培养基由葡萄糖、蛋白胨、酒石酸铵、MgSO4、KH2PO4、Na2HPO4、琼脂和蒸馏水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工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蛋白胨培养基由10g葡萄糖、0.1g酒石酸铵、2g蛋白胨、0.5g MgSO4、1.0g KH2PO4、0.2g Na2HPO4、10g琼脂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得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活化菌种液、马铃薯、植物种子与泥炭土的重量比为5:(1-2):(0.2-0.5):10-20的配比混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Na2S水溶液的是由将1质量份Na2S加入1000质量份的0.1wt%的稀硝酸溶液配制而成。
8.一种化工污染土壤修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膜、防渗透膜、生物基质、高分子筛管、电极、滴灌管、供水塔、供药液塔和电控系统;所述隔离膜用于设置于待处理土壤侧面,所述防渗透膜用于设置于待处理土壤底部,隔离膜与防渗透膜相联接且形成低于所述防渗透膜的集水槽;所述生物基质包括含有白腐菌的活化菌种液、植物种子和泥炭土;所述高分子筛管外包裹有滤布;所述电极外包裹有滤布,所述电极与电控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滴灌管与所述供水塔、供药液塔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工污染土壤修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支撑,所述隔离支撑用于支撑所述隔离膜。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工污染土壤修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泵和沉降池,所述集水槽、排水泵和沉降池通过管道依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鹏程;叶自慧,未经胡鹏程;叶自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30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