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园面源污染控制的高效立体种植配置模式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2923.4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6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勤;严坤;王玉宽;徐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4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彭啟强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腥草 柑橘 面源污染控制 大豆种植 立体种植 配置模式 大豆 果园 种植 树苗 空间资源 行间 大豆品种 带状种植 柑橘品种 生态种植 田间管理 矮晚柚 柑橘树 套种 泥沙 习性 坡地 物种 输出 生长 土地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园面源污染控制的高效立体种植配置模式,涉及生态种植领域,包括柑橘种植‑鱼腥草种植‑大豆种植‑田间管理步骤,将柑橘树苗、鱼腥草、大豆先后进行种植,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根据各物种的生长习性,将鱼腥草种植于柑橘树下,大豆种植于柑橘树苗行间,同时进行管理,其中柑橘品种为矮晚柚,大豆品种为渝豆一号,本发明采用柑橘下套种大豆和鱼腥草,形成柑橘、大豆、鱼腥草带状种植布局,不仅能合理利用坡地资源,有效降低坡耕果园泥沙和养分输出,还能提高土地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园面源污染控制的高效立体种植配置模式。
背景技术
面源污染又称非点源污染,主要由土壤泥沙颗粒、氮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各种大气颗粒物等组成,其可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受纳水体,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库,对维持长江流域生态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峡库区地形主要以坡耕地为主,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90%以上,耕地资源中60%以上为旱坡地,且该区域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区,适合发展柑橘产业,至2009年,柑橘种植面积达已达到20万hm2,柑橘果园坡耕地作为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的主要策源地,不合理的种植将导致土壤地力降低,土壤保水性能下降,坡耕地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等危害。
目前,坡耕地的种植模式一般为传统农作物种植模式或纯果树种植模式,不仅生产效益不高,其产生的泥沙和氮、磷面源污染物还会加剧水环境污染的风险。在各种农作物种植的模式中,立体生态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不仅在时间、空间上发挥土地资源效能,还能通过合理搭配、组合各种作物实现降低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物输出负荷。因此,根据作物的生长特性及水肥需求特征,在坡耕地上合理种植作物,形成高矮搭配,不同季节地表充分覆盖,为提高坡耕地土地产值,降低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输出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果园面源污染控制的高效立体种植配置模式,采用柑橘下套种大豆和鱼腥草,形成柑橘、大豆、鱼腥草带状种植布局,不仅能合理利用坡地资源,有效降低坡耕果园泥沙和养分输出,还能提高土地经济价值。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果园面源污染控制的高效立体种植配置模式,所述种植配置模式为高杆作物柑橘与豆科作物及药用经济作物搭配种植的立体种植模式。
进一步,所述柑橘为矮晚柚,所述豆科作物为大豆,所述药用经济作物为鱼腥草。
进一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柑橘种植:于春季移栽柑橘树苗,相邻两株柑橘树苗间距为2.5~3m,行间距为4m,每年2月、6月、8月份生长季各施肥一次;
鱼腥草种植:于春季对果园进行除草、深耕、施肥,在柑橘带两侧树盘1m范围外开沟排放鱼腥草根茎,排放株距为8~10cm,随后覆土6~10cm,保持土壤湿润,形成鱼腥草种植带;
大豆种植:春季清除果园鱼腥草带间杂草后,播种大豆种子,行距设为38~42cm,窝距设为18~22cm,每窝留苗2~3株,形成大豆种植带;
田间管理:对果园进行定期除草、施肥,并对大豆、鱼腥草和柑橘进行病虫害防治,柑橘树枝进行修剪枝叶和去顶,鱼腥草地上嫩叶长出后只采收嫩茎叶,大豆于每年成熟期收获,豆杆留茬压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2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质倒坡植被建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羽扇豆与猕猴桃的套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