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灾逃生用无电升降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2839.2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1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成帅 |
主分类号: | B66B1/34 | 分类号: | B66B1/34;B66B1/36;B66B5/04;B66B5/22;B66B7/02;B66B11/02;B66B11/04;H02J7/32;H02K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王雨桐 |
地址: | 2656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轨 磁体箱 逃生 火灾逃生 升降梯 无电 电磁铁 一次性物品 环保节能 内部安装 市政电网 专业训练 自动上升 滑动 高楼层 外接 对称 预备 容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灾逃生用无电升降梯,包括箱体,还包括竖轨、磁体箱;竖轨分为一号竖轨和二号竖轨,一号竖轨与二号竖轨相互对称且均固定在地面上;箱体的前侧设置有一号竖轨、后侧设置有二号竖轨,箱体可在一号竖轨与二号竖轨之间上、下滑动;磁体箱固定于一号竖轨与二号竖轨之间的地面上,磁体箱内部安装有一号电磁铁。本发明不需要经过严密的专业训练,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减轻高楼层人员逃生时的恐高感,增加逃生人员的果断度,提高逃生速度;箱体可同时容纳多人,下降速度快,自生电不需要外接市政电网;可自动上升预备下次使用,并非一次性物品,环保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梯,尤其涉及一种火灾逃生用无电升降梯。
背景技术
发生火灾时的高楼逃生一直以来都是目前社会非常关注的话题,由于火势会向上蔓延且蔓延的速度较快,因此高楼居民的快速逃生成为了一个难题。火灾发生时,逃生装置必须不能与电网相连接,一旦电路被烧毁,那么电梯将失去控制而自由落体,对其内人员的生命造成极严重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的缘故,因此,在不通电的情况下设计一种能够匀速下降的装置成为了领域内研究的难题以及热点。
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高楼逃生装置,但这些装置为了增加使用的便捷性都设计的十分小巧,使用者仅通过水壶大小的装置就可沿着管道下滑,虽然使用、携带都很方便,但对使用者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从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高出向外跳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很难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勇气,在耗费了大量时间来自我疏导之后的逃生时间就变得寥寥无几;此外,也有一些体积较大的逃生笼装置,但是往往是一次性用品,一次下降后难以自动上升,造成极大的生产成本与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灾逃生用无电升降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灾逃生用无电升降梯,包括箱体,还包括竖轨、磁体箱;竖轨分为一号竖轨和二号竖轨,一号竖轨与二号竖轨相互对称且均固定在地面上;箱体的前侧设置有一号竖轨、后侧设置有二号竖轨,箱体可在一号竖轨与二号竖轨之间上、下滑动;磁体箱固定于一号竖轨与二号竖轨之间的地面上,磁体箱内部安装有一号电磁铁;
二号竖轨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生电槽、齿条以及固定槽;生电槽沿二号竖轨方向延伸,生电槽自前向后依次包括颈部和腹部切颈部细于腹部;齿条为两个,两个齿条均沿二号竖轨方向延伸且两个齿条对称设置于生电槽的两侧;固定槽为多个,每两个固定槽为一组,多组固定槽沿二号竖轨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组固定槽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两个固定槽对称分布于两个齿条的外侧;一号竖轨的后侧面与二号竖轨的前侧面相同;
箱体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号腔室,一号腔室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上对称开设有固定孔;一号腔室前侧面的固定孔为两个,一个固定孔位于前侧面的左部、另一个位于前侧面的右部;一号腔室的内部设置有卡固装置,卡固装置为两个,两个卡固装置分别位于一号腔室的左部、右部;一号腔室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二号腔室,二号腔室内安装有二号电磁铁且二号电磁铁与一号电磁铁的导线缠绕方向相反;箱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生电装置,生电装置插置于生电槽中,生电装置为两个,两个生电装置上、下排布;箱体的后侧面与箱体的前侧面相同;
箱体由内箱体和外箱体组成,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具有空腔且二者固定连接;内箱体前侧的空腔内部与后侧的空腔内部对称设置有齿轮动力装置,齿轮动力装置包括齿轮和齿轮电机,齿轮电机可控制齿轮的旋转,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进一步地,齿轮分为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三号齿轮和四号齿轮,一号齿轮位于空腔的上部左侧,二号齿轮位于空腔的上部右侧,三号齿轮位于空腔的下部左侧,四号齿轮位于空腔的下部右侧;外箱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上均开设有齿轮孔,齿轮孔均为四个,四个齿轮孔的位置分别与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三号齿轮和四号齿轮的位置一一对应,且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三号齿轮和四号齿轮的半边齿轮体从与其相对应的齿轮孔中伸出;一号齿轮与三号齿轮啮合在同一个齿条上,二号齿轮与四号齿轮均啮合在同一个齿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成帅,未经李成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2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预测楼层到达人数的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电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