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及其单元、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2301.1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7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杜凯军;余进;高世萍;赵冬玉;冯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4 | 分类号: | H01F38/14;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接触供电系统 发射端 输出线缆 发射线圈 逆变器 变流器 小功率逆变器 非接触供电 单元结构 环流 工程化 并联 工作量 调试 输出 成熟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非接触供电技术领域,提供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及其单元、车辆。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单元包括多个发射线圈,还包括与所述发射线圈一一对应的多个变流器/逆变器,所述变流器/逆变器连接第一输出线缆和第二输出线缆,且所述第一输出线缆和第二输出线缆分别连接同一所述发射线圈的两端。该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单元,可利用市场中既有成熟的小功率逆变器实现非接触供电系统大功率输出,同时避免了逆变器并联的时候产生的环流,降低了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单元的控制难度和调试维护工作量。该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单元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工程化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接触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及其单元、车辆。
背景技术
高频大功率逆变器一直是大功率非接触供电系统应用时的一个难点,高频大功率逆变器与传统的逆变器不同,传统逆变电源带负荷工作,应用于高频大功率非接触供电系统损耗太大,无法满足要求。且高频大功率逆变电源市场需求狭窄,市场中几乎没有成熟产品可供选择,需要在既有基础上研发,周期较长。
采用小功率逆变器并联时可以实现非接触供电系统大功率输出,但是各逆变器间存在环流问题,需要有针对性控制措施,控制复杂,调试维护工作量较大。
进一步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主要包括变流器输出至发射线圈,通过发射线圈与拾取线圈的电磁感应磁场耦合原理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由变流器输出至发射线圈这一环节是系统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技术中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对外的电磁辐射较大,进而导致该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对环境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及其单元、车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并联时逆变器间存在环流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单元,包括多个发射线圈,还包括与所述发射线圈一一对应的多个变流器/逆变器,所述变流器/逆变器连接第一输出线缆和第二输出线缆,且所述第一输出线缆和第二输出线缆分别连接同一所述发射线圈的两端。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所有所述变流器/逆变器同步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有所述发射线圈所围成区域的大小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有所述发射线圈安装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有所述发射线圈呈矩形。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的支架本体上形成有任意安装槽单元;所述安装槽单元包括多个用于固定待安装线缆的安装槽,所有所述安装槽平行设置且内表面呈圆弧面状;相邻所述安装槽的中心距小于所述待安装线缆的直径,位于两侧的所述安装槽满足:待安装线缆超过一半部分嵌入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待安装线缆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对于各个所述安装槽单元,位于两侧的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朝对侧倾斜。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包括任意组上述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相邻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单元的所述发射线圈的磁通方向相反。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非接触供电系统发射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2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圈模组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及其绕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