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童车车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1720.3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2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恒之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B62B9/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杆 支架 铰接 水平支杆 前支杆 转动 童车车架 后支杆 铰接点 下端 承载力 手把杆 整体使用寿命 中部铰接 后轮 上端 受力点 前部 前轮 童车 车身 承载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童车车架,包括支架、水平支杆、推杆、手把杆、后支杆,支架的前端设有前轮而后端设有后轮,水平支杆设于支架的前部,推杆的下端与水平支杆之间铰接有转动块,推杆的中部铰接有前支杆,前支杆的下端铰接于支架的后部,手把杆铰接于推杆的上端,后支杆的下端铰接于支架的后部,后支杆的中部与转动块的中部之间铰接有连杆。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当童车车架展开使用时,承载力分散于前支杆与推杆的铰接点、前支杆与支架的铰接点、推杆与转动块以及转动块与水平支杆之间的铰接点等多个受力点,因此本发明可承载更高的承载力,同时可提高童车整体使用寿命,而由于支架在使用时保持水平,从而可提高车身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童车车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童车结构一般由前脚杆、后脚杆、推杆和手把杆组成,其前脚杆、后脚杆和推杆共同铰接于一关节,从而在展开使用时形成由地面、前脚杆和后脚杆组成的三角支撑,此时童车的承载力完全集中于关节上,因此该种传统结构的童车承载力有限,同时如果选用强度较差的关节时,还会导致童车的整体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提高承载力的一种童车车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童车车架,包括支架、水平支杆、推杆、手把杆、后支杆,所述支架的前端设有前轮而后端设有后轮,所述水平支杆设于所述支架的前部,所述推杆的下端与所述水平支杆之间铰接有转动块,所述推杆的中部铰接有前支杆,所述前支杆的下端铰接于所述支架的后部,所述手把杆铰接于所述推杆的上端,所述后支杆的下端铰接于所述支架的后部,所述后支杆的中部与所述转动块的中部之间铰接有连杆。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当童车车架展开使用时,承载力分散于前支杆与推杆的铰接点、前支杆与支架的铰接点、推杆与转动块以及转动块与水平支杆之间的铰接点等多个受力点,因此本发明可承载更高的承载力,同时可提高童车整体使用寿命,而由于支架在使用时保持水平,从而可提高车身的稳定性。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还包括后脚杆,所述后脚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架的后端相铰接,所述后轮设于所述后脚杆的下端,所述后脚杆的中部与所述连杆的中部之间铰接有拉杆,当需要收折时,连杆拉动拉杆往前运动,从而拉动后脚杆往支架方向转动靠拢收折,进而减小整车收折后的体积。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所述推杆呈U型,且所述推杆的封闭端与所述转动块的上端相铰接,采用U型结构可加大车架的横向尺寸,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车架的承载能力。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所述支架的前部设有下凸块,所述水平支杆设于所述下凸块的下端,当需要收折时,转动块绕水平支杆转动,从而使得推杆、前支杆和后支杆往支杆靠拢收折,由于水平支杆设于下凸块的下端,从而使得推杆、前支杆和后支杆可往支架内部缩进,进而进一步减小整车收车后的体积。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所述后支杆呈L型,两所述后支杆的中部之间铰接有横杆以加强车架的横向强度,所述连杆的后端铰接于所述横杆的侧部,在收车时,连杆的前端往支架的上前方运动而后端往支架的下前方运动,从而带动后支杆往支架的内部靠拢缩进,进而更进一步减小整车收车后的体积。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所述前支杆的下端和所述后支杆的下端共同铰接于所述支架的后部,使得前支杆和后支杆可同步收折。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所述前支杆的中部与所述推杆的中部相铰接,所述前支杆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有可相对其转动的睡篮,睡篮可相对前支杆转动,从而使得婴儿可不同角度地坐卧或躺卧在童车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所述后支杆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有可相对其转动的睡篮,从而使得童车可同时承载两个婴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恒之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恒之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7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