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胎盘植入患者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1218.2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0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霞;张慧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03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胎盘 植入 患者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胎盘植入患者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其处理方法包括:获取胎盘植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超声影像学表现信息;根据所述基本信息、所述超声影像学表现信息以及预置的胎盘植入程度评分表,计算所述胎盘植入患者的胎盘植入程度评分值;根据所述胎盘植入程度评分值对所述胎盘植入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胎盘植入患者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MAP(Morbidly adherent placenta,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不同程度侵入子宫肌层。根据胎盘植入子宫肌层程度,将其分为PA(Placenta Accreta,胎盘粘连)、PI(Placenta Increta,植入性胎盘植入)和PP(Placenta Percreta,穿透性胎盘植入)。其中,PA是指胎盘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已突破蜕膜基底层;PI是指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PP是指胎盘绒毛侵及子宫全层,并到达浆膜层甚至侵入子宫比邻器官。
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患者人数增多,使得胎盘植入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而胎盘植入也已经成为导致产后出血、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和孕产妇死亡以及医源性早产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有关胎盘植入诊断及治疗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循证学依据。已有技术仅单纯通过判断有无子宫肌层以及子宫肌层厚薄来判断是否为胎盘植入。然而已有文献表明,有多个超声表现均与胎盘植入的发生有相关性,而子宫肌层连续性仅为其中一项,单纯仅靠一项指标来判断患者有无胎盘植入过于片面,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胎盘植入患者的产前诊断的准确性较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胎盘植入患者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胎盘植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超声影像学表现信息;
根据所述基本信息、所述超声影像学表现信息以及预置的胎盘植入程度评分表,计算所述胎盘植入患者的胎盘植入程度评分值;
根据所述胎盘植入程度评分值对所述胎盘植入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
优选地,所述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怀孕次数、流产史、剖宫产次数以及子宫内膜损伤史;所述超声影像学表现信息包括前置胎盘、胎盘内低回声、胎盘与子宫肌层界限、子宫肌层回声连续性、子宫浆膜与膀胱界限、胎盘后异常血流信号、累及膀胱征象以及累及宫颈征象。
优选地,在所述获取胎盘植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超声影像学表现信息之前,还包括:
收集并记录不同胎盘植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超声影像学表现信息;
通过对所述基本信息和所述超声影像学表现信息分别设置不同的评分数值,建立包含所述基本信息、所述超声影像学表现信息以及评分数值的胎盘植入程度评分表。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基本信息、所述超声影像学表现信息以及预置的胎盘植入程度评分表,计算所述胎盘植入患者的胎盘植入程度评分值包括:
根据所述胎盘植入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信息以及预置的胎盘植入程度评分表,判断所述胎盘植入患者是穿透性胎盘植入还是植入性胎盘植入;
若判断所述胎盘植入患者是植入性胎盘植入时,则生成保留所述胎盘植入患者子宫的保留切除治疗方案,以便按照所述保留治疗方案对所述胎盘植入患者进行治疗;
若判断所述胎盘植入患者是穿透性胎盘植入时,则根据所述胎盘植入患者的基本信息、所述超声影像学表现信息以及预置的胎盘植入程度评分表,计算所述胎盘植入患者的胎盘植入程度评分值。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胎盘植入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信息以及预置的胎盘植入程度评分表,判断所述胎盘植入患者是穿透性胎盘植入还是植入性胎盘植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分类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门诊分诊导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