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1122.6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单翠云;王永涛;刘博;张蕾;关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8 | 分类号: | F24F1/0018;F24F1/0047;F24F1/0067;F24F13/24;F24F1/0014;F24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张玉涛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顶 空调 室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出风口位于壳体侧面;换热器,设置在壳体内;风扇,设置壳体内,用于经进风口吸入室内空气,使其与换热器热交换后形成热交换风,并将热交换风经出风口吹回室内;和风道部件,设置在壳体内,其设置有与至少一个出风口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风道,用于将热交换风引导至每个出风口处;且风道在其入口区段的过流截面沿热交换风的流动方向渐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空调室内机大部分为壁挂式和落地式,尽管商家对于空调室内机的结构进行了诸多改进,但产品难以出现本质变化,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基本采用贯流风扇,出风方向为正前方,虽然有导风板左右导流,摆叶上下导流,但受限于蜗壳结构,其左右送风角度通常小于80°,上下送风角度通常小于100°。可见,现有室内机送风方向较少,送风范围非常有限。
并且,当前贯流风扇主要为前向叶片,叶片周期性的冲击经过的气流,产生明显的旋转噪声。蜗壳配合风扇实现送风效果,在前后蜗舌处也会对气流造成冲击,产生强烈的湍流噪声。现有技术下噪声品质很难再有明显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之一,提供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以满足用户对空调室内机的多样化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要对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气流进行稳流、增压,减少涡流损失,以使出风更加顺畅、减小风阻,增大送风距离。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降低送风噪声,并提升噪声品质。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出风口位于壳体侧面;
换热器,设置在壳体内;
风扇,设置壳体内,用于经进风口吸入室内空气,使其与换热器热交换后形成热交换风,并将热交换风经出风口吹回室内;和
风道部件,设置在壳体内,其设置有与至少一个出风口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风道,用于将热交换风引导至每个出风口处;且
风道在其入口区段的过流截面沿热交换风的流动方向渐缩。
可选地,风道在其出口区段的过流截面沿热交换风的流动方向保持不变。
可选地,从风道的入口至出口,风道顶壁依次为相切连接的多个区段,每个区段均朝风道的出口延伸的同时逐渐向下倾斜,多个区段包括:第一弧形段,圆心位于风道内侧;第二弧形段,圆心位于风道内侧,且直径大于第一弧形段;第一直线段;第三弧形段,圆心位于风道外侧;和第二直线段。
可选地,从风道的入口至出口,风道的底壁依次包括相切连接的多个区段,分别为:第三直线段,从风道入口至出口方向水平延伸;第四弧形段,圆心位于风道内侧,从第三直线段末端逐渐向上延伸;第四直线段,从第四弧形段顶端向上延伸;第五弧形段,圆心位于风道外侧,从第四直线段顶端向上延伸;第六弧形段,圆心位于风道外侧且直径小于第五弧形段,并从第五弧形顶端向上延伸;第七弧形段,圆心位于风道外侧且直径小于第六弧形段,并从第六弧形顶端先向上、然后朝风道的出口方向延伸;和第五直线段,从第七弧形段末端朝风道的出口方向且逐渐向下倾斜延伸。
可选地,进风口的数量为一个,且其设置在壳体的底面;且风扇为层流风扇,其转动轴线竖直延伸,运转时从其轴向底部吸入空气,利用空气的粘性效应生成层流风并沿其径向向外吹出。
可选地,换热器为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环板状或半环板状,且其在层流风扇的径向外侧围绕层流风扇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