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造方法和膜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0965.4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8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军;杨成;李佳佳;蒋晓强;高育晨;陶有堃;朱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南科燃料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8/10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韦恩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5 | 代理人: | 黄昌平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膜 聚四氟乙烯薄膜 燃料电池膜电极 过渡层 石墨烯层 石墨 膜电极 催化剂 制造 乙炔 化学气相沉积 导电性 传质阻力 高分子膜 全氟磺酸 燃料电池 温度压力 基体法 纳米级 热压法 微米级 甲烷 刮涂 涂覆 转印 制备 乙烯 腐蚀 | ||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造方法和膜电极,其中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甲烷(CH4)、乙烯(C2H4)、乙炔(C2H2)作为碳源,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特定温度压力下制备石墨烯膜;通过腐蚀基体法将所述石墨烯膜转移至聚四氟乙烯薄膜上;将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置于台面上,使用刮涂法,将催化剂涂覆在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表层的所述石墨烯膜表层;用热压法将催化剂和所述石墨烯膜转印至全氟磺酸高分子膜上。采用石墨烯层作为过渡层,其厚度为纳米级,而石墨过渡层在微米级以上,由于厚度的降低,使得传质阻力也大大降低,同时石墨烯层2比石墨过渡层具有更好导电性,与整体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燃料电池的膜电极。
背景技术
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是燃料电池化学反应的场所,主要由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以及密封材料组成。根据制备工艺的不同,膜电极结构包括第一代气体扩散电极、第二代CCM膜电极、和第三代的薄层有序结构电极等。其中第二代CCM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转印法和直接涂布法,转印法是指将催化剂浆料喷涂或者印刷到其它材料上,然后再转印到质子交换膜上形成催化层;最后直接涂布法是指将液态浆料直接涂布到质子交换膜上。
在膜电极中与催化层相邻的微孔层,其主要组成是碳粉和憎水性粘结剂,其主要作用是气体均匀分配和液态水移除,其中液态水移除是将催化层生产的水利用毛细力的作用吸出。由于微孔层通常是制备到扩散层上,其中与CCM膜电极压合到一起时,微孔层与催化层形成一个界面,而这个界面上通常会有液态水的滞留,进而影响气体传输。
转印法制备CCM膜电极,由于催化层中含有离子树脂,在加热的情况下与转印材料由一定的结合力,导致部分催化剂残留在转印材料表面,而使CCM膜电极转印不完全。为解决此问题,目前的做法为在承印膜上喷涂一层过渡层,再在过渡层表面涂布催化剂,烘干后再进行热压转印至膜上。
现阶段使用碳粉或者石墨粉的水或乙醇溶液,进行喷涂或者网印到转印材料表面上,再烘干,形成过渡层。这种采用物理方法制作出来的过渡层厚度过大,普遍在5um以上,而且厚度的均匀性无法保证。使得制作出来的CCM膜电极整体厚度增大,大大增加了燃料电池进行化学反应时的传质阻力与路程。而且,石墨过渡层由无数的石墨粒子组成,在石墨的浆料干燥后,形成的过渡层中石墨粒子会产生脱落,使得过渡层非常松散的,导致过渡层更加不均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造方法和膜电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石墨作为过渡层原料导致过渡层厚度过大、厚薄不均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甲烷(CH4)、乙烯(C2H4)、乙炔(C2H2)作为碳源,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特定温度压力下制备石墨烯膜;
通过腐蚀基体法将所述石墨烯膜转移至聚四氟乙烯薄膜上;
将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置于台面上,使用刮涂法,将催化剂涂覆在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表层的所述石墨烯膜表层;
使用热压法将催化剂和所述石墨烯膜转印至全氟磺酸高分子膜上。
进一步地,步骤:使用热压法将催化剂和所述石墨烯膜转印至全氟磺酸高分子膜上,具体包括:
在所述全氟磺酸高分子膜两侧分别放置所述四氟乙烯薄膜,热压后将所述石墨烯膜分别转印至全氟磺酸高分子膜的两侧。
本发明还提供了膜电极,包括过渡层,所述过渡层为单层石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南科燃料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南科燃料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09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