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服务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50824.2 | 申请日: | 2019-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7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农;管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操控指令 匹配 服务机器人 人机交互 语音信息 智能服务机器人 人机交互系统 人脸识别功能 人脸识别系统 机器人本体 用户信息库 指令数据库 人工智能 待机状态 用户身份 语音操控 指令操作 人性化 智能化 语料 机器人 激活 检测 交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机器人交互方法,包括:S1在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下,当检测到用户时,人机交互系统就被激活,人脸识别功能开启;S2人脸识别系统开启,并与当前用户信息库中的信息相匹配,根据不同的用户身份进行不同的打招呼方式;S3接受到语音信息后与语音操控指令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匹配;S4若与操控指令不匹配则与用户进行一定的交谈,可根据需要进行一些常用语料的设置;S5若语音信息为操控指令,将操控指令下发至机器人本体执行相应的指令操作,如:引领模式、宣讲模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服务机器人能够准确判断用户是否有意愿与其进行交流并能准确识别用户的意图,从而使得人机交互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明涉及一种智能服务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机器人的人机交互系统大多数都是通过语音唤醒或进行人脸识别来启动的。所谓的语音唤醒就是用户必须说出指定关键字才可激活其人机交互系统,这显然比较麻烦,当用户不知道其语音唤醒词时就无法激活,这会使得人机交互的体验效果差。现有的人脸检测技术对外界环境要求极高,如光照强度变化、所处的周围的环境的改变都对其会产生很大的干扰,使其出现误检或漏检现象,这也会使得体验度差。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式的个性化的人机交互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机器人交互方法,以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性和人机交互的便捷性。根据不同的用户身份进行不同的主动交互信息;根据用户的语音信息进行判断其是否为语音操控指令,若语音信息为操控指令,将操控指令下发至机器人本体执行相应的指令操作,如:引导指令、宣讲指令等;若语音信息不是操控指令,则与用户进行语音交流。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机器人交互方法,以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性和人机交互的便捷性。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下,当检测到用户时,人机交互系统就被激活,用户识别功能开启。
步骤S2:用户识别系统开启,并与当前用户信息库中的信息相匹配,根据不同的用户身份进行不同的打招呼方式。
步骤S3:接受到语音信息后与语音操控指令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匹配。
步骤S4:若与操控指令不匹配则与用户进行一定的交谈,可根据需要进行一些常用语料的设置。
步骤S5:若语音信息为操控指令,将操控指令下发至机器人本体执行相应的指令操作,如:引领指令、宣讲指令等。
在所述步骤S1之前包括步骤:S0根据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场所,设置其所需的应用场景信息;所述场景信息包括服务机器人在语音交互中所需要的交互规则和交互资源。
所述的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S10当机器人检测到需要主动交互的用户时,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
步骤S2具体包括:S20根据所述交互规则,获取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匹配的交互资源,从而生成主动交互的内容。
所述用户的信息包括:当前检测的人脸数量、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其中用户身份有三种,分别为公司内部员工、已知访客和陌生人。
所述交互资源包括:语音内容、循环宣讲的位置信息、模式设置及相应的视频信息或音频信息或文字信息。
所述的交互规则包括不同用户与不同交互资源的映射关系、不同语音指令与机器人本体执行的对应关系。
步骤S21具体包括步骤:S211在所述交互规则中筛选出与所述用户综合信息相匹配的若干个候选规则节点;S212根据所述若干个候选节点对应的交互资源,生成交互内容;所述交互内容包括语音交互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未经北京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0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