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紫外线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50605.4 | 申请日: | 2019-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5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丁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泽塔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6/46 | 分类号: | D01F6/46;D01F1/10;C08F210/02;C08F230/08;C08F220/30;C08F210/06;C08F2/44;C08K3/22;C08L23/08;C08L23/14;C08L7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普鸿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22 | 代理人: | 林桐苒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紫外线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使用的纺丝工艺简单,不需要使用电场,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较静电纺丝纤维直径要小的多,可达300‑400nm;本发明通过在烯烃单体的聚合过程中加入含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使硅烷偶联剂与烯烃单体发生共聚,然后利用硅烷偶联剂将紫外线吸收剂接枝到聚合物主链中,这种方法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抗紫外线方法,且提高了纤维制品的持久的耐紫外线性能,水洗50次后仍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性能;本发明在纺丝溶液中加入了聚氨酯弹性体和相容剂,可以有效增强纤维的弹性,扩大其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纤维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紫外线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纺织品在储藏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紫外线影响而发黄、老化,这就要求对相应的纺织品具有防紫外线效果。
目前,现有技术中,制备功能性纳米纤维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对纤维进行防紫外线整理,如使用浸渍法、浸轧法、涂层法,在纤维表面附上一层抗紫外整理剂,但是该方法存在耐久性较差的问题;(2)将抗紫外试剂加入到聚合物中进行纺丝,一方面当采用的抗紫外试剂为无机材料时,存在易团聚、分散性差的问题,影响纤维的力学性能,且获得纤维直径较大,这样限制了纤维材料的应用,另一方面,在进行纺丝制备纳米纤维时,常用静电纺丝法,但是此种方法需要构建一个大电场,对设备要求较高,也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应用。所以,有必要研制一种防紫外线纳米纤维,具有较小直径,较好的防紫外性能,且性能持久,力学性能较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紫外线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工艺设备简单,直径可达纳米级,且防紫外性能较好,性能持久,力学性能较好。
本发明的防紫外纳米纤维,原料为:烯烃单体、含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乳化剂、引发剂、紫外线吸收剂、聚氨酯、相容剂、溶剂,获得的纺丝溶液通过气体喷纺工艺制备得到,其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烯烃单体50-60、含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20-25、乳化剂8-10、引发剂5-28、紫外线吸收剂10-12、聚氨酯3-9、相容剂2-6、溶剂100-150,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选自2-羟基-4丙烯酸酯基二苯酮、纳米级二氧化钛、纳米级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
所述烯烃单体选自乙烯、丙烯,所述含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选自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所述溶剂选自DMF、丙酮,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或非离子型乳化剂,所得纳米纤维直径为300-400nm。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烯烃单体、乳化剂和含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加入到溶剂中,逐滴加入引发剂,然后在50℃下乳化分散均匀,升温至85-110℃氮气氛围下反应0.5-1.5h;
(2)将步骤(1)所得产物中加入水和乙醇,分散均匀,然后加入紫外线吸收剂,回流反应6-8h;
(3)继续向其中加入聚氨酯和相容剂,搅拌混合均匀;
(4)将获得的纺丝溶液通过计量泵供给到注射器中,通过注射泵使纺丝溶液通过喷丝口挤出,使用高压气体实现对纺丝液细流的拉伸,在收集板上收集获得纳米纤维。
纺丝工艺参数:载气压力为0.001-30MPa,纺丝溶液供给至喷丝口的速率为0.5-10m/s,喷丝口到收集板的距离为5-3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的纺丝工艺简单,不需要使用电场,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较静电纺丝纤维直径要小的多,可达300-4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泽塔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泽塔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0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