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生成图片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及转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0480.5 | 申请日: | 201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9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发恩;赵江华;张祥伟;秦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奇智(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3/40 | 分类号: | G06T3/40;G06T5/00;G06T7/13;H04N5/262;H04N5/26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1 | 代理人: | 王琴;蒋慧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龙坡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生成 图片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转换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频生成图片的方法,用于拼接视频中所有的图片,避免图片拼接错位重影或者拼接失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场景拍摄成视频;步骤S2:获取视频中每一帧图片中间区域的特征;步骤S3:对比相邻两帧图片,根据相邻两帧中相同的特征将两帧图片矫正对齐;及步骤S4:输出全景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转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提供了一种视频生成图片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及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视频拼接技术都是基于SIFT、SURF等特征算子计算每帧图片映射的单应矩阵或多应矩阵,然后再按计算得到的单应矩阵或多应矩阵将每帧图片映射到同一坐标空间,以将所有图片拼接起来形成一张完整的大图。但因为这种方法在手机等电子设备拍摄视频时,容易造成图片边缘目标模糊扭曲,最后造成拼接图片的效果不理想,影响后续检测识别图片内特征的操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视频生成图片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及转换系统。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视频生成图片的方法,用于拼接视频中所有的图片,避免图片拼接错位重影或者拼接失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场景拍摄成视频;步骤S2:获取视频中每一帧图片中间区域的特征;步骤S3:对比相邻两帧图片,根据相邻两帧中相同的特征将两帧图片矫正对齐;及步骤S4:输出全景图;步骤S3包括,步骤S31:处理相邻两帧图片的边缘区域;步骤S32:识别相邻两帧图片中间区域相同的特征;及步骤S33:将相邻两帧图片中间区域相同特征进行重叠映射并拼接为一张图片;步骤S31包括,步骤S311:获取每帧图片的中心点;步骤S312:识别相邻两帧图片边缘区域内相同的特征,并计算该特征距各自中心点的距离;及步骤S313:在两帧图片的相同特征中选择靠近中心点的特征替换掉远离中心点的特征。
优选地,步骤S2包括,步骤S21:读取视频并截取视频中间区域;步骤S22:检测中间区域的特征;及步骤S23:使用高层语义对检测出的特征进行标记。
优选地,步骤S312前还包括,步骤S3121:以中心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步骤S3122:检测每帧图片边缘区域的特征。
优选地,所述特征包括形状、颜色及纹路。
优选地,所述中间区域为根据拍摄设备聚焦范围内的区域。
优选地,视频为沿特征在场景位置的顺序依次拍摄,以确保相邻两帧图片与场景实际的位置顺序一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的视频生成图片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系统包括拍摄模块,用于将场景拍摄成视频;预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视频中每一帧图片中间区域的特征;处理模块,用于对比相邻两帧图片,获取每帧图片的中心点,识别相邻两帧图片边缘区域内相同的特征,并计算该特征距各自中心点的距离,及在两帧图片的相同特征中选择靠近中心点的特征替换掉远离中心点的特征,之后根据相邻两帧中相同的特征将两帧图片矫正对齐;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全景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视频生成图片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将场景拍摄为视频,通过利用中间区域的特征对每帧图片进行校正对齐,可以避免由于边缘区域的模糊扭曲的特征导致相邻两帧图片两两拼接后,生成的全景图存在误差。
2.通过对边缘区域的特征进行矫正对齐,使视频中每帧图片的边缘区域更加接近真实场景,以使拼接结果更为精细、完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视频生成图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奇智(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创新奇智(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0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