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觉和形态双向同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9622.6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5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林纯都;陈向键;张殿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徕威智能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3/08 | 分类号: | B25J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觉交互 智能设备 触觉 虚拟机器人 触觉数据 机器人 双向同步 虚拟 触发 采集 数据设置 通信交互 同步信息 显示装置 有效传递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觉和形态双向同步方法,应用于智能设备和机器人的通信交互中;包括第一触觉同步方法:机器人采集机器人的实体触觉交互动作的第一触觉数据发送给智能设备;智能设备根据第一触觉数据对虚拟机器人进行数据设置,以在虚拟机器人上触发与实体触觉交互动作相对应的虚拟触觉交互动作,并将触发虚拟触觉交互动作的虚拟机器人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还包括第二触觉同步方法:智能设备采集呈现在智能设备上的虚拟机器人的虚拟触觉交互动作的第二触觉数据发送给机器人;机器人根据第二触觉数据触发与虚拟触觉交互动作相对应的实体触觉交互动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现触觉交互的同步信息的有效传递,从而实现触觉的双向同步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觉和形态双向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已开始走进日常生活,在家庭、商业、工业等各种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实现智能设备与机器人之间的触觉人机交互技术和形态人机交互技术也异常重要。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触觉人机交互技术往往通过智能设备控制机器人来进行触觉交互;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形态人机交互技术也往往通过智能设备发送指令让机器人改变形态。上述均通过智能设备控制机器人来实现人机交互的技术,主要是通过触屏远程或现场控制智能服务机器人,这种交互技术是单向交互。所以需要一种双向交互技术,以实现机器人与智能设备的双向同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通过机器人将触觉交互数据发送给智能设备,智能设备根据触觉交互数据在虚拟机器人上触发与实体触觉交互相对应的虚拟触觉交互;并且智能设备将虚拟触觉交互数据发送给机器人,机器人根据虚拟触觉交互数据以触发与虚拟触觉交互相对应的实体触觉交互;从而实现触觉交互的同步信息的有效传递,进而实现触觉的双向同步工作的触觉和形态双向同步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觉和形态双向同步方法,应用于智能设备和机器人的通信交互中;其中,智能设备包括第一显示装置;
触觉和形态双向同步方法包括智能设备和机器人的第一触觉同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机器人采集机器人的实体触觉交互动作的第一触觉数据发送给智能设备;
步骤A2,智能设备根据第一触觉数据对能够呈现在智能设备上的虚拟机器人进行数据设置,以在虚拟机器人上触发与实体触觉交互动作相对应的虚拟触觉交互动作,并将触发虚拟触觉交互动作的虚拟机器人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
其中,虚拟机器人与机器人相对应;
触觉和形态双向同步方法还包括智能设备和机器人的第二触觉同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智能设备采集呈现在智能设备上的虚拟机器人的虚拟触觉交互动作的第二触觉数据发送给机器人;
步骤B2,机器人根据第二触觉数据触发与虚拟触觉交互动作相对应的实体触觉交互动作。
优选的,触觉和形态双向同步方法,其中,触觉和形态双向同步方法还包括智能设备和机器人的第一形态同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机器人采集机器人的实体形态的第一形态数据发送给智能设备;
步骤C2,智能设备根据第一形态数据对呈现在智能设备上的虚拟机器人进行数据设置,以在虚拟机器人上进行与实体形态相对应的虚拟形态,并将进行虚拟形态的虚拟机器人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
触觉和形态双向同步方法还包括智能设备和机器人的第二形态同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1,智能设备采集呈现在智能设备上的虚拟机器人的虚拟形态的第二形态数据发送给机器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徕威智能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弗徕威智能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9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