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陀螺进动效应的蛇形机器人机构及运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9596.7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9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魏世民;朱赣闽;刘博;杨政;李高燕;董明帅;陈鹏飞;黄起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陀螺 效应 蛇形 机器人 机构 运动 控制 方法 | ||
1.基于陀螺进动效应的蛇形机器人机构,包括多节模块单元(2),各节模块单元(2)上安装有起支撑作用的小轮(6),相邻节的模块单元(2)之间通过十字万向节单元(1)连接,其特征在于:各节模块单元(2)包括正方体支架(7)以及设于正方体支架(7)内部的陀螺转子机构和全向轮驱动单元,所述陀螺转子机构包括球形支架(12)和设于球形支架(12)内部的陀螺转子(13),所述陀螺转子(13)由自带有增量式编码器的转子电机(16)驱动并进行高速旋转;所述全向轮驱动单元包括围绕球形支架(12)布置并驱动球形支架(12)万向转动的六个全向轮驱动组件,所述小轮(6)通过小轮轴(8)安装在正方体支架(7)的顶部与底部,所述十字万向节单元(1)由十字轴(4)、十字轴承(5)以及一对直接安装在正方体支架(7)上的万向节叉(3)组成,所示十字轴(4)与一对万向节叉(3)形成两个轴线相互垂直的旋转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陀螺进动效应的蛇形机器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向轮驱动组件主要包括由全向轮电机(15)驱动的单排全向轮(11)和检测单排全向轮(11)转动角度的绝对式编码器(9),两两相对的单排全向轮(11)为一组,三组全向轮(11)分别处于正交于球形支架(12)中心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
3.基于陀螺进动效应的蛇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陀螺进动效应的蛇形机器人机构,其运动控制方案为:
①、初始时刻,通过绝对式编码器(9)可检测出对应单排全向轮(11)的位置;
②、当驱动模块单元(2)内部的全向轮驱动单元运动时,通过绝对式编码器(9)可检测出对应单排全向轮(11)的转角,由于单排全向轮(11)与球形支架(12)之间的运动为纯滚动,进而求出球形支架(12)的姿态矩阵;
③、当蛇形机器人模块单元(2)需要进行航向、俯仰运动时,基于陀螺力矩的计算方法以及球形支架(12)的姿态矩阵,通过事先设计的轨迹控制器计算出各全向轮(11)驱动力矩和陀螺转子(13)驱动力矩,蛇形机器人的六个全向轮(11)和陀螺转子(13)将按照控制器计算出的力矩进行驱动;
④、基于陀螺的进动效应,当陀螺转子(13)受到两个不同方向的力矩时,陀螺转子(13)会产生对球形支架(12)的陀螺力矩;由于球形支架(12)与全向轮(11)存在滚动约束,同时全向轮(11)安装在全向轮支架(10)上,全向轮支架(10)安装在正方体支架(7)上,经过一系列力的相互作用,陀螺转子(13)会产生实现各模块单元(2)航向以及俯仰运动的全向陀螺力矩;
⑤、通过各模块单元(2)航向、俯仰运动的合成,可以实现蛇形机器人的转弯、直线以及越障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95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