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反电信诈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9483.7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7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霞;李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W12/12 | 分类号: | H04W1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7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信 逻辑运算 系统后台 诈骗系统 逻辑运算处理 数据信息 稽查 网络 后台 稳定运行 信息中转 整个网络 筛查 截获 辨别 追踪 反馈 分析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反电信诈骗系统,涉及网络反电信诈骗技术领域,具体为系统后台、后台逻辑运算、执行平台、执行逻辑运算和稽查平台,所述系统后台,用于保证整个网络反电信诈骗系统的稳定运行,并对所截获的电信诈骗信息进行深入、综合且全面的处理和反馈,所述后台逻辑运算,用于对进入系统后台的数据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处理,所述执行平台,用于将电信诈骗信息中转到系统后台,并对电信诈骗信息进行分析筛查,所述执行逻辑运算,用于对进入执行平台的数据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处理,所述稽查平台,用于对电信诈骗信息进行稽查、辨别、追踪和标记。该网络反电信诈骗系统,不仅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还能够应对多变的诈骗环境和诈骗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反电信诈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网络反电信诈骗系统。
背景技术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现代生活中,关于电信诈骗的事例不胜枚举,且屡次发生,虽然公安部门对这些违法犯罪的行为打击力度很大,但是电信诈骗的手段越来越发高明,纵然现在人们对于自身财产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但还是会被违法分子得逞,蒙受财产损失。
现代借助网络智能化系统对电信诈骗进行筛查、处理、追踪和回溯,即网络反电信诈骗系统,能够帮助公安部门早日破案,但是现有的网络反电信诈骗系统,自身安全性较差,容易给犯罪分子留下空隙,以潜入系统中,更改系统数据,且现在的电信诈骗手段非常灵活,一次追踪后的IP地址可能会被犯罪分子所丢弃,导致回溯失败,线索中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反电信诈骗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网络反电信诈骗系统,包括系统后台、后台逻辑运算、执行平台、执行逻辑运算和稽查平台;
所述系统后台,用于保证整个网络反电信诈骗系统的稳定运行,并对所截获的电信诈骗信息进行深入、综合且全面的处理和反馈,同时具有防御能力;
所述后台逻辑运算,用于对进入系统后台的数据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处理;
所述执行平台,用于将电信诈骗信息中转到系统后台,并对电信诈骗信息进行分析筛查,同时具有防御能力;
所述执行逻辑运算,用于对进入执行平台的数据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处理;
所述稽查平台,用于对电信诈骗信息进行稽查、辨别、追踪和标记,并将信息转入执行平台,同时具有防御能力。
可选的,所述系统后台包括:后台登录、后台数据库、后台分析库、后台运维单元、后台防护单元、后台执行单元和后台反馈单元;
所述后台登录,用于登录系统后台,并下放访问系统后台的权限;
所述后台数据库,用于保存进入系统后台的电信诈骗数据;
所述后台分析库,用于对进入系统后台的数据进行分析;
所述后台运维单元,用于维护系统后台,使系统后台能够正常运行;
所述后台防护单元,用于对系统后台建立防护,防御黑客攻击;
所述后台执行单元,用于对系统后台进行运行;
所述后台反馈单元,用于反馈系统后台各项数据,及诊断系统后台的运行状态。
可选的,所述后台分析库从后台数据库中调取数据,所述后台分析库包括:数据运算分析、数据拟态分析、数据比对分析、数据频次分析和数据变值分析;
所述数据运算分析,用于对进入系统后台的电信诈骗数据进行计算,判定该数据是否达到电信诈骗的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94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