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蒿琥酯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8183.7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2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林芳;向敏;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7 | 分类号: | A61K31/357;A61P35/00;C12N5/0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蒿琥酯 溶酶体 抑制肿瘤细胞 耐药性 制备 肿瘤细胞耐药性 诱导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耐药 细胞毒作用 辅助治疗 耐药细胞 溶酶体酶 药物制剂 线粒体 抑制体 应用 升高 肿瘤 试验 | ||
本发明公开了青蒿琥酯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药物中的应用,同时公开了由青蒿琥酯制备的药物制剂,以及抑制体外肿瘤细胞耐药性的方法。通过试验证明,溶酶体功能与肿瘤细胞耐药性有一定关系,是肿瘤细胞耐药的机制之一。青蒿琥酯可以抑制溶酶体功能,升高溶酶体pH,降低溶酶体酶活性,使得失能线粒体的清除减少,进而诱导细胞凋亡。因此,青蒿琥酯对溶酶体功能较高的耐药细胞具有更好的细胞毒作用,青蒿琥酯可以作为一种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的药物,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青蒿琥酯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对肿瘤的治疗研究刻不容缓,其防治已经成为我国医疗领域工作的重中之重。恶性肿瘤的发展包括多个步骤,主要特点为局部浸润和向远处转移,这是临床上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对部分肿瘤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一些晚期肿瘤患者在进行联合化疗后总生存期得到了有效延长。但对于大部分实体瘤,化疗的客观有效率仍较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的产生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MDR的产生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包括:膜糖蛋白、酶、凋亡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DNA异常修复等,此外有研究表明,溶酶体对药物的封存会导致肿瘤细胞对疏水性弱碱性药物耐药性的产生。虽有大量关于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和辅助增效方面的研究,但很少能有效用于临床治疗。
青蒿琥酯(artesunate, ART)是青蒿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具有独特的过氧桥结构,可以产生氧自由基,是更有效的抗疟疾药,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近年来研究表明,青蒿琥酯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对多种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但机制不清,可能与DNA损伤等相关。因此研究青蒿琥酯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制,使用青蒿琥酯制备针对肿瘤耐药性的作用,对提高青蒿琥酯的药用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青蒿琥酯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青蒿琥酯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肿瘤细胞为人乳腺癌细胞、人宫颈癌细胞、人结肠癌细胞、人肝癌细胞和人肺癌细胞。
进一步的,所述的肿瘤细胞耐药性为由溶酶体功能引起的肿瘤细胞耐药性。
一种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的药物制剂,所述的药物制剂包括活性成分青蒿琥酯和/或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物制剂中的青蒿琥酯的含量质量计为1~100%。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制剂为针剂、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一种抑制体外肿瘤细胞耐药性的方法,将青蒿琥酯加入肿瘤细胞的培养液中。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青蒿琥酯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药物中的应用,通过试验证明,溶酶体功能与肿瘤细胞耐药性有一定关系,是肿瘤细胞耐药的一个机制。青蒿琥酯可以抑制溶酶体功能,升高溶酶体pH,降低溶酶体酶活性,使得失能线粒体的清除减少,进而诱导细胞凋亡。因此,青蒿琥酯对溶酶体功能较高的耐药细胞具有更好的细胞毒作用,青蒿琥酯可以作为一种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药物,用于肿瘤细胞的辅助治疗。
附图说明
图1 为青蒿琥酯抑制组织蛋白酶活性的结果分析图。(A)青蒿琥酯处理MCF-7细胞24h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L的蛋白印迹检测图;(B)青蒿琥酯处理MCF-7细胞24h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D的蛋白印迹检测图;(C)青蒿琥酯处理24 h后,溶酶体指示剂LysoTracker Red荧光强度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8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