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位置找寻辅助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47325.8 | 申请日: | 2019-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0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天野干大;竹内勇介;秦昭则;小川知美;小名木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颖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位置 找寻 辅助 系统 | ||
提供一种位置找寻辅助系统,包括用户穿戴的眼镜式可穿戴终端;获取与可穿戴终端相关的位置信息的终端位置信息获取单元;获取与可穿戴终端相关的定向信息的终端定向信息获取单元;获取与用户相关的视线信息的视线信息获取单元;获取与乘客运载车辆相关的目标停车位置信息的目标停车位置信息获取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定向信息、视线信息和目标停车位置信息,把目标停车位置信息重叠在用户通过可穿戴终端的镜片部分看到的实际场景上地显示在所述镜片部分上,以辅助用户找寻目标停车位置。
技术领域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5-326956公开一种停车场空置车位引导方法,其中通过车辆间通信,获取由停在停车场中的其他车辆获取的周围图像、位置等,并根据该信息生成虚拟俯视图像。通过把虚拟俯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分上,该方法能够辅助驾驶员搜寻可用停车位置。
背景技术
在记载在JP-A No.2005-326956中的停车场空置车位引导方法中,显示在显示部分上的虚拟俯视图像和驾驶员从车辆的驾驶座看到的真实场景是从不同的方向观看的,导致诸如驾驶员不能直观地确定目标位置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使得能够直观地找寻期望的停车位等的位置找寻辅助系统。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位置找寻辅助系统包括用户穿戴的眼镜式可穿戴终端,获取与可穿戴终端相关的位置信息的终端位置信息获取单元,获取与可穿戴终端相关的定向(orientation)信息的终端定向信息获取单元,获取与用户相关的视线信息的视线信息获取单元,和获取与乘客运载车辆相关的目标停车位置信息的目标停车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第一方面的位置找寻辅助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定向信息、视线信息和目标停车位置信息,把目标停车位置信息重叠在用户通过可穿戴终端的镜片部分看到的实际场景上地显示在所述镜片部分上,以辅助用户找寻目标停车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位置找寻辅助系统中,控制单元基于获取的终端位置信息、目标停车位置信息、与用户相关的视线信息(下面酌情称为“视线信息”)和终端定向信息(下面酌情称为“定向信息”),从用户的角度得到目标停车位置的方向和位置。目标停车位置被重叠在用户看到的场景上地显示在镜片部分上。这样从而使用户能够查看重叠在现实场景上的与目的地相关的位置信息。这样从而使用户能够通过实际场景,直观获得目标停车位置信息。这里提到的“实际场景”是排除显示在可穿戴终端本身上的信息,用户通过眼镜式可穿戴终端(下面酌情称为“终端”)的镜片部分看到的场景(或者当可穿戴终端被移除时,可以看到的场景)。
注意“目标停车位置信息”指的是与车辆被停放在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或者与车辆试图停放在的位置相关的信息。“视线信息”指的是与用户的视线(用户的眼睛所看的方向)相关的信息。“定向信息”指的是与可穿戴终端的方向等相关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位置找寻辅助系统是第一方面的位置找寻辅助系统,其中乘客运载车辆是运载用户的车辆,目标停车位置信息是与乘客运载车辆的可用停车位置相关的信息。
第二方面的位置找寻辅助系统使车辆上的用户能够获得与他们所乘坐的车辆的可用停车位置相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正在驾驶的过程中,用户也能够在驾驶的同时,直观地获得与在他们的视野内的可用停车位置相关的信息。即,用户无需从驾驶所需的视野转移其视线,以便获得与可用停车位置相关的信息。这使得能够抑制其中用户在驾驶时,较迟看到障碍物的状况的发生。换句话说,用户能够安全地获取目标停车位置信息。
注意,“可用停车位置”指的是停车场中的未停放任何其他车辆的车位,通常被称为“空置车位”。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位置找寻辅助系统是第二方面的位置找寻辅助系统,还包括获取目标停车位置信息的大小信息的大小信息获取单元。在控制单元已获取多项目标停车位置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在可穿戴终端的镜片部分上,重叠在用户通过镜片部分看到的实际场景上地优先显示与较大的目标停车位置相关的目标停车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73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