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体育领域中的功能护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7056.5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7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峰;李萍;王晓慧;王志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53/02 | 分类号: | C08L53/02;C08L83/12;C08L71/02;C08L5/08;C08L75/04;C08K13/04;C08K7/06;C08K3/08;C08K3/38;C08K3/22;C08K3/36;C08K3/04;C08J9/00;C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赵桂芳 |
地址: | 45004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具 体育领域 制备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纳米级三氧化二锑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二氧化硅气凝胶 甲苯二异氰酸酯 耐热性 材料制备技术 有机聚硅氧烷 氨基 防老化性能 化学稳定性 三乙烯二胺 耐磨性 聚醚改性 力学性能 使用寿命 竹碳纤维 苯乙烯 丙三醇 电气石 丁二烯 环丙烷 纳米镭 纳米银 石墨烯 加热 成型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体育领域中的功能护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护具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功能护具材料,包括以下原料: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纳米镭、电气石、纳米级三氧化二锑、甲克素、纳米银、甲苯二异氰酸酯、丙三醇、竹碳纤维、聚醚改性有机聚硅氧烷、氨基环丙烷、2‑甲基三乙烯二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石墨烯、二氧化硅气凝胶;所述的功能护具材料是经过混合、搅拌、加热、干燥、冷却、成型等步骤制成的。本发明的用于体育领域中的功能护具材料,不仅能够满足力学性能的需求,而且耐磨性、耐热性、化学稳定性、防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护具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体育领域中的功能护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一种用于体育领域中的功能护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110431458.9)”公开了一种用于体育领域中的功能护具材料,该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原料的组份质量百分比为,护具母粒10-30%、SBS余量;所述的护具母粒,其原料的组份质量百分比为,纳米镭1-3%、电气石5-10%、纳米级三氧化二锑0.5-1.5%、甲克素10-20%、纳米银1.5-3.5%、纳米改性竹炭2.5-4.5%、SBS余量。该功能护具材料虽能够对人体健康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存在着拉伸强度较低,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体育领域中的功能护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在中国专利文献“一种用于体育领域中的功能护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110431458.9)”公开的基础上如何优化组份、用量、方法等,提高功能护具材料的拉伸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的实际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体育领域中的功能护具材料,包括以下原料: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纳米镭、电气石、纳米级三氧化二锑、甲克素、纳米银、甲苯二异氰酸酯、丙三醇、竹碳纤维、聚醚改性有机聚硅氧烷、氨基环丙烷、2-甲基三乙烯二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石墨烯、二氧化硅气凝胶;
所述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石墨烯、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重量比为(5-8):(1.2-3.5):(3-6)。
进一步地,所述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石墨烯、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重量比为7:2.6:5。
进一步地,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23-164份、纳米镭1.2-2.3份、电气石4-7份、纳米级三氧化二锑1-2份、甲克素6-12份、纳米银2-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8-32份、丙三醇8-14份、竹碳纤维10-20份、聚醚改性有机聚硅氧烷2-3份、氨基环丙烷0.4-0.8份、2-甲基三乙烯二胺2-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8份、石墨烯1.2-3.5份、二氧化硅气凝胶3-6份。
进一步地,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38份、纳米镭1.8份、电气石6份、纳米级三氧化二锑1.6份、甲克素10份、纳米银2.4份、甲苯二异氰酸酯28份、丙三醇12份、竹碳纤维12份、聚醚改性有机聚硅氧烷2.5份、氨基环丙烷0.7份、2-甲基三乙烯二胺4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7份、石墨烯2.6份、二氧化硅气凝胶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体育领域中的功能护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数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三醇、竹碳纤维、聚醚改性有机聚硅氧烷、氨基环丙烷放置在加热器中进行搅拌加热预混合;然后冷却,制得混合物;
S2:向步骤S1制得的混合物中加入重量份数的甲苯二异氰酸酯,搅拌混合,静置反应发泡,形成聚氨酯泡沫;
S3:将重量份数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甲基三乙烯二胺搅拌混合,然后加入步骤S2制得的聚氨酯泡沫混合均匀,制得聚氨酯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未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70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