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力锅烹煮米饭的程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6911.0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9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陆一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一铭 |
主分类号: | A47J36/32 | 分类号: | A47J36/32;A47J27/08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焖饭 米饭 计时时间段 控制系统 次高温 程序控制 电压力锅 发热盘 烹煮 加热 计时 通电加热 煮饭过程 煮饭 重复 重启 断电 沸腾 保证 | ||
一种电压力锅烹煮米饭的程序控制方法,在加热煮饭步骤结束后,进入高温焖饭步骤:发热盘加热结束断电后,控制系统对发热盘通电加热,并按设定的第一次高温焖饭计时时间段开始计时,锅内进入高温焖饭;第一次高温焖饭计时时间段结束,控制系统重启回到按设定的第一次高温焖饭计时时间段开始计时,锅内进入高温焖饭,重复上述动作,直到重复的次数达到设定的次数,控制系统控制关闭工作,完成一次煮饭过程。其优点是使米饭在刚煮滚时得到充分沸腾,在焖饭过程保证焖饭所需的适当温度,使米饭煮得更透、口感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烹煮米饭的程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压力锅,其烹煮米饭的工作过程都是通过压力开关的通断,或锅内温度来控制发热盘的工作。其基本工作过程是:米饭煮滚后,锅内产生的压力或温度达到设定值,压力开关断开,控制系统对发热盘断电,或控制系统根据温度设定,对发热盘断电,发热盘停止工作,锅内压力或温度下降后,压力开关接通,或控制系统根据温度设定,对发热盘通电加热,循环工作至设定的煮饭时间结束。
这种控制方式,一是锅内刚产生压力、发热盘即停止工作,锅内米饭得不到充分沸腾;二是烹煮米饭时,受环境影响很大,当环境温度高时,锅内压力或温度下降慢,而当环境温度低时,锅内压力或温度则又下降快,造成烹煮米饭时,很难达到米饭最佳较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大米能充分吸收水份,使大米煮得更透,煮出的米饭更佳的一种电压力锅烹煮米饭的程序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电压力锅烹煮米饭的程序控制方法,在加热煮饭步骤结束后,进入高温焖饭步骤:发热盘加热结束断电后,控制系统对发热盘通电加热,并按设定的第一次高温焖饭计时时间段开始计时,锅内进入高温焖饭;第一次高温焖饭计时时间段结束,控制系统重启回到按设定的第二次高温焖饭计时时间段开始计时,锅内进入高温焖饭,重复上述动作,直到重复的次数达到设定的次数,控制系统控制关闭工作,完成一次煮饭过程。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加热煮饭步骤如下:
(1)、煮饭步骤:开机后,发热盘通电加热,控制系统通过锅内或锅胆底部的温度探头读取实际温度,当实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控制系统开始按设定的第一次煮饭计时时间段开始计时,设定的第一次煮饭计时时间段大于从发热盘通电加热到因锅内压力超过安全阀最高设定值的时间段,使得在第一次计时时间段的后期,安全阀处于排气泄压状态;
(2)、停止加热步骤:第一次煮饭计时时间段结束,控制系统对发热盘断电,并按设定的第二次煮饭计时时间段开始计时,直至第二次煮饭计时时间段结束,即完成加热煮饭步骤,并由控制系统控制进入高温焖饭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煮饭步骤如下:
(1)、煮饭步骤:开机后,发热盘通电加热,电磁阀打开,控制系统通过锅内和锅胆低部的温度探头读取实际温度,当实际溫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控制系统开始按设定的第一次煮饭计时时间段开始计时;
(2)停止加热步骤:第一次计时时间段结束,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米饭数量对发热盘和电磁阀分别断电,断电的策略为:对发热盘和电磁阀分别断电的时间取决于米饭的多少,米饭多,高于设定的米饭数量,则电磁阀先断电关闭,发热盘后断电。如米饭少,低于设定的米饭数量,则发热盘先断电,电磁阀后断电关闭,不论米饭多与少,第二次煮饭计时时间在发热盘断电后开始计时,直至第二次煮饭计时时间段结束,即完成加热煮饭步骤,并由控制系统控制进入高温焖饭步骤。
进一步的:重复的次数通过控制面板中设置控制次数选择开关进行选择,控制系统设定的重复次数为至少两次,通过控制面板中的选择开关,实现重复次数大于两次的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一铭,未经陆一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6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