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6881.3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任玉荣;陈智慧;廖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60;H01M4/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颗粒 导电聚苯胺 锂离子电池负极 复合材料 制备 高分子水凝胶 热处理 负极材料 硅碳材料 体积膨胀 有效结合 原位聚合 混合物 石墨 硅颗粒 交联剂 质量比 质子酸 包覆 苯胺 复配 缓冲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SiOx-graphite复合颗粒以及包覆所述SiOx-graphite复合颗粒的导电聚苯胺,所述导电聚苯胺与所述SiOx-graphite复合颗粒的质量比为0.1~1:10;所述导电聚苯胺是苯胺和质子酸在交联剂在作用下进行原位聚合获得,所述SiOx-graphite复合颗粒是SiO颗粒和热处理后的石墨按质量比1:0.2~5组成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胺、质子酸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10:1:5~20。
3.根据权利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温度为400~1200℃。
4.根据权利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iO颗粒的粒径为10nm~10μm。
5.根据权利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iO颗粒使用前经球磨处理。
6.根据权利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酸为选自植酸、盐酸和磷酸等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选自过硫酸铵、FeCl3和H2O2等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8.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石墨进行热处理;
(b)向热处理后的石墨中加入SiO颗粒,球磨混合得SiOx-graphite复合颗粒;
(c)将所述SiOx-graphite复合颗粒、苯胺、植酸和交联剂进行混合进行原位聚合即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球磨混合的时间为1~30h,且所述SiO颗粒使用前进行球磨处理1~12h。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原位聚合后还进行老化处理,再渗析后冷冻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68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