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煤提钒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5906.8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5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宋裕华;王海林;迟伟刚;姚树建;刘廷程;栾桂伟;彭剑平;刘连国;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星塔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0 | 分类号: | C22B1/10;C22B3/18;C22B3/42;B03D1/002;B03D1/008;C02F1/30;B03D101/06;B03D101/02;B03D101/04;B03D103/0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506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煤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石煤钒矿提钒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煤提钒生产工艺,包括步骤1、高碳石煤浮游选碳;步骤2、高碳精矿流化床焙烧;步骤3、流化床焙砂、烟尘与低碳石煤、选碳尾矿一起细菌氧化;步骤4、离子膜扩散渗析;步骤5、硫酸浸钒;步骤6、树脂吸附;步骤7、负载钒酸根树脂解吸;步骤8、氯化铵沉钒;步骤9、废水微波辐照脱除氨氮;步骤10、煅烧;本发明工艺简化、自动化程度高、产能及钒浸出率高、环境污染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煤钒矿提钒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煤提钒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石煤中的钒主要以V3+、V4+和V5+价态存在,V3+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或碱,V4+不溶于水 但溶于酸,V5+既溶于水又溶于酸。直接酸浸只能浸出V4+和V5+价态的钒。现有技术中可采用 拌酸熟化、焙烧等方法对低价态的钒进行氧化,使之变为V4+和V5+价态的钒,但氧化的程度均 比较低,低价态转化为高价态钒的比率较少;主要原因是石煤的矿物组成一般为石英和钒云 母,有用矿物的颗粒细小,嵌布关系复杂,绝大部分赋存于钒云母中,况且很多钒云母的粒 度呈微细粒和超微粒存在,在磨矿过程中即使细磨也很难单体解离和裸露,其中一部分钒云 母在石英颗粒或集合体中以包裹体形式存在,且包裹体的颗粒极细微,只有几到几十微米级, 焙烧时相变极难,磨矿时很难使其单体解离或裸露,对钒的浸出和提取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化、自动化程度高、产能及钒浸出率高、 环境污染小的石煤提钒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石煤提钒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步骤1、高碳石煤浮游选碳:粗选参数为石煤粒度-0.074mm占80-90%,抑制剂BKD-5/ 水玻璃/六偏磷酸钠600-1000g/t,捕收剂煤油/柴油/芳香油/润滑油100-200g/t,起泡剂松 醇油/仲辛醇/甲基异丁基甲醇80-120g/t,粗选时间3-5min;起泡剂30-70g/t条件下扫选, 扫选时间1-3min;抑制剂150-250g/t条件下精选,精选时间1-3min;
步骤2、高碳精矿流化床焙烧:将步骤1中经高碳石煤浮游选碳后的高碳精矿送入流化 床进行焙烧,焙烧温度800-880℃,炉底压力9-14kPa,焙砂与烟尘的含碳均低于3%;
步骤3、流化床焙砂、烟尘与低碳石煤、选碳尾矿一起细菌氧化:要求含碳的重量百分 比为低于4.0%,粒度0.037mm占70-90%,矿浆浓度10-15%,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硫 杆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叶硫球菌/嗜热硫氧化菌10-30×107cell/mL菌液接种方式,初始 pH值1.8-2.0,初始电位650-700mV,氧化温度30-35℃,充气量为0.8-1.0m3/h,氧化时间 15-30d;
步骤4、离子膜扩散渗析:对细菌氧化产生的氧化后液进行化验检测钒,如果含有钒, 氧化后液则进入步骤6进行树脂吸附;如果不含钒则采用阴离子交换膜进行扩散渗析处理, 电流密度200-500A/m2,电压3.0-4.0V,液温40-60℃,硫酸回收率大于85%,杂质离子截留 率90%以上;
步骤5、硫酸浸钒:对细菌氧化产生的氧化渣进行硫酸浸钒;
步骤6、树脂吸附:将硫酸浸出的浸出液采用转型后的D301(Cl)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步骤7、负载钒酸根树脂解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星塔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新疆星塔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5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