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混合硬化模型的微粒流冲击金属材料力学行为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5197.3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6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凡;蒋文春;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N3/3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25704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材料 力学行为 微粒流 预测 随机分布 硬化模型 更新算法 金属构件 金属结构 微粒位置 相变强化 应力补偿 硬化效应 用户动态 综合考虑 弹塑性 应变率 元模型 构建 随动 嵌入 硬化 | ||
1.一种基于混合硬化模型的微粒流冲击金属材料力学行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微粒位置在空间随机分布的微粒流冲击金属材料的有限元模型;所述步骤(1)具体为:
首先,创建微粒和金属构件的有限元模型;其次,分别设置微粒和金属构件的材料属性,最后,设置分析步和通用接触属性,并且在微粒球心施加初始速度、划分网格;
在创建微粒和金属构件的有限元模型过程中,通过Python语言对空间分布的球形微粒进行参数化建模,过程如下:
步骤(a)在ABAQUS的部件模块创建第一个球形微粒模型,直径为d;
步骤(b)利用Python提供的随机函数Random.Uniform()在指定区间内随机产生第m个空间点坐标(x,y,z);
步骤(c)若第m个空间点坐标与第k个微粒的球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直径d,表明若以该点为球心、直径为d的微粒将与其它微粒在空间发生重叠,不满足要求,返回步骤(b)重新产生一个空间点坐标,反之,进入步骤(d);其中,k=1~m-1;
步骤(d)计算以第m个空间点为球心、直径为d的微粒与第k个微粒冲击金属表面形成凹坑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l,带入到Avrami方程P(l)表示两个凹坑相距为l的概率,为凹坑的直径,ε为常参数;
步骤(e)利用Python提供的随机函数Random.Uniform(0,1)产生一个随机参数h,若P(l)<h,返回步骤(b)重新产生一个空间点坐标;若P(l)>h,则在ABAQUS的Assembly模块中以第一个微粒为目标对象创建一个相同的微粒实体,并移动该实体,移动后的球心坐标为空间点(x,y,z),至此,完成第m个球形微粒的创建;
步骤(2)建立综合考虑应变强化、应变率强化、相变强化以及随动硬化效应的材料率相关混合硬化弹塑性本构模型;
步骤(3)编写ABAQUS-VUMAT用户动态材料子程序,运用应力补偿更新算法实现提出的本构模型;
步骤(4)将子程序嵌入到ABAQUS中,对微粒流冲击金属构件的过程进行计算,进一步预测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硬化模型的微粒流冲击金属材料力学行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考虑塑性应变硬化、应变率硬化和马氏体相变硬化,并引入背应力后金属材料的屈服准则为:
其中,f为屈服方程,S为偏应力张量,α为背应力张量,K表示屈服面的大小,p为等效塑性应变;
随动硬化规律采用Armstrong-Frederick非线性随动硬化法则:
其中,表示背应力对时间的导数,r和θ为材料参数,为塑性应变率;为等效塑性应变率;
在塑性应变硬化、应变率硬化和马氏体相变硬化影响下屈服应力的演化规律为:
kε=σ0+hε[1-exp(-ap)] (4)
kw=hwwn (5)
其中,kε为塑性应变硬化应力,kw为马氏体相变硬化应力,C为材料参数,为参考应变率,σ0为初始屈服应力,hε为应变强化系数,a为材料参数,hw为相变强化模量,n为强化指数,w为马氏体的百分比含量;其增量方程由Santacreu模型给出:
其中,为马氏体相含量变化率,wmax为马氏体相的最大含量,D、D0、D1和m为材料参数,为应力三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51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