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胡麻品种萌发期耐盐性快速鉴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44099.8 | 申请日: | 2019-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5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赵玮;张艳萍;张建平;王利民;赵利;王斌;党照;李闻娟;谢亚萍;齐燕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G06Q10/06;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伊诺未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李戍 |
| 地址: | 73005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胡麻 品种 萌发 期耐盐性 快速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胡麻品种萌发期耐盐性快速鉴定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采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对胡麻品种种子进行胁迫,并用蒸馏水作为对照组;从萌发第3天开始统计发芽数,一直统计到第7天;萌发7天后,测量下胚轴长,总鲜重和胚根干重;(2)计算发芽指数和相对值;(3)代入回归方程,计算胡麻品种的Z值并根据Z值判断耐盐性。本发明主要采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对胡麻品种种子进行胁迫,测量关键的与耐盐性显著相关的4个指标,运用回归方程,从而快速的对测试材料进行萌发期耐盐性鉴定评价。这一方法经过综合分析方法的验证,达极显著相关,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在鉴定工作上无需再测众多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胡麻品种萌发期耐盐性快速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胡麻(油用亚麻)属于亚麻科(Lianceace)亚麻属(Linum),胡麻籽中富含木酚素、可溶性植物纤维素以及胡麻油中富含的α-亚麻酸及各种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等,对人体都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具有重要利用价值,也是我国工业用干性植物油和产区群众主要的食用油来源,在我国甘肃、内蒙、宁夏、山西、河北等省区有广泛种植。目前,土壤盐渍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已成为仅次于干旱的农业生产第二大非生物胁迫因素。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10亿hm2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而中国有0.2亿hm2以上的盐碱地和0.07亿hm2的盐渍土壤,约占耕地面积的20%,农业生产中的盐胁迫已经成为限制土地生产力的主要因子之一。筛选耐盐植物、培育耐盐碱的优良品种是应对土壤盐渍化问题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之一。所以引种、筛选和培育耐盐的胡麻品种资源,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和改良盐渍地,还对促进胡麻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有关胡麻品种资源的鉴定研究多集中于品质、农艺性状以及萌发期、苗期和成株期的抗旱性等方面,对胡麻品种资源的耐盐性鉴定以及鉴定指标筛选尚未见系统报道。不同的胡麻品种资源间具有不同的耐盐性,为了有效利用盐渍土地的同时还要保证胡麻稳产,这就需要对胡麻品种资源的耐盐性进行鉴定筛选。种子萌发是万物生长的起始,这个阶段是对逆境胁迫敏感的时期,也是决定植物在逆境下存活的关键时期,因此萌发期的耐盐性鉴定至关重要。鉴定工作通常需要测量许多指标,综合分析之后所得结果才能比较符合实际,这样鉴定工作难免会耗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建立了胡麻品种萌发期耐盐能力预测的数学评价模型,筛选出了总鲜重、胚根干重、发芽指数、下胚轴长这4个萌发期关键指标,使得胡麻品种萌发期耐盐性鉴定工作得以快速、有效地实施。该方法首先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对11个萌发期耐盐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胡麻品种萌发期耐盐能力预测的数学评价模型,筛选出总鲜重、胚根干重、发芽指数、下胚轴长这4个观测指标是胡麻品种萌发期耐盐能力鉴定的关键指标。然后确定了以这4个关键指标计算出的预测值与综合评价计算出的综合Z值之间极显著相关(R2=0.9918**),验证了用此方程对胡麻品种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预测,鉴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代替原来11个观测指标对胡麻品种萌发期耐盐性进行评价,为胡麻品种萌发期耐盐性鉴定评价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胡麻品种萌发期耐盐性快速鉴定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采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对胡麻品种种子进行胁迫,并用蒸馏水作为对照组;从萌发第3天开始统计发芽数,一直统计到第7天;萌发7天后,测量下胚轴长,总鲜重和胚根干重;
(2)计算发芽指数和相对值;
(3)代入回归方程:Z=-155.359+126.107X5+89.940X9+39.447X3+53.582X10,计算胡麻品种的Z值,回归方程中X5、X9、X3、X10分别代表相对总鲜重、相对胚根干重、相对发芽指数、相对下胚轴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40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珊瑚藤种子萌发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方便取种且保证种子安全的浸种装置





